寿光杂史

家乡区县: 潍坊寿光市

     前有一人蒲松龄,住一聊斋,设一茶棚,专门询问奇闻异事,加工润色,记录成之“聊斋志异”。

     仅有一闲人,住一宿舍,设一电脑,专门百度寿光杂七杂八之事,修炼成“寿光杂史”。

     话说辛亥举义武昌起义后,寿光县同盟会员赵魏、李日秋、王长庆等人回到寿光在吴家庙子树起了“独立之国”的大旗,成立同盟会本部,积极进行革命活动。攻取青州计划未成,又攻战了诸城,宣告诸城独立。由于遭到清巡防营的反扑,有180余名革命志士壮烈牺牲。

     寿光有一镇,名牛头,武装起义 1937年12月29日,各路抗日武装齐集牛头镇,马保三在此组了著名的“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计700余人,枪500支。并向全县人民发布“八支队抗日宣言”,通知国民党寿光县政府县长宋宪章。在寿光境内向日寇打响了第一枪。

     清水泊反“扫荡” ,1942年6月上旬,日军集中了混成第六旅团,青岛、潍县伪军两个团,及惠民县部分日伪军,约5000人,外加骑兵300人、汽车百余辆、装甲车3辆,长途奔袭,5路分进合击,“扫荡”清河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带清水泊。这次“扫荡”,日军行踪诡密、迅速,不与当地日伪驻军结合,路遇少量八路军部队亦避免接触,绕行而过。9日拂晓,日伪各路分别到达预定地点,将八路军清河军区司令部、清东独立团、中共清东地委、清东专署及寿光县民主政府机关、县大队、部分群众重重包围。根据地军民撤至清水泊湖区芦苇之内。敌集中轻重武器向湖区密集扫射,被围军民在杨国夫司令员指挥下,浴血苦战,奋力突围。清东独立团首先冲出,抄袭敌后,打乱日军行动计划。杨国夫司令员领兵从西南角向北洋头方向冲击。经过一天激战,大部突围脱险,并击毙日伪军60余名。

     寿光杂史可谓“星星之火”,明天在继续的上映着,昨天已成为历史,今天又即将成为历史,我们也将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杂史。

,。(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