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一中始建于194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完全中学。当时校名为乌兰浩特市中学,1949年迁入现在的校址(乌兰浩特市罕山中街49号),并更名为兴安中学,1952年更名为乌兰浩特中学,1953年更名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郭沫若先生于1964年题写校名“乌兰浩特一中”。第一任校长石琳同志由内蒙古自治区首任主席乌兰夫亲自任命。建校之初有汉、蒙、朝三种语言授课的班级,蒙古族班分出成立乌兰浩特第二中学,朝鲜族班分出成立乌兰浩特第三中学;内蒙古师范学院(内师大的前身)于1952年在乌兰浩特成立时,曾从乌一中抽调一批骨干教师参与筹建并成为第一批教师。乌兰浩特一中堪称内蒙古教育的摇篮。
今天的乌兰浩特一中,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2千平方米(包括弘毅楼、博思楼、格致楼、艺术楼、礼堂、健身馆、天象馆、餐厅、师生服务中心、学生公寓等)。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00多人,学校现有在岗教师170人,其中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58名,国家级骨干教师3名,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3名、教学能手9名、骨干教师3名,盟级教学能手13名。有5名硕士学位研究生,有5名在读教育硕士研究生。已有35位教师获得了教育管理和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校园布局合理,清新优雅,绿树成荫,花草绚烂,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被誉为花园式学校。
乌兰浩特一中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名校,经过一代代乌一中人的不懈努力,六十载弦歌不辍。五十年代是全国重点办好的28所中学之一,六十年代出席了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高考成绩排过华北区第二名。进入21世纪,先后被授予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电化教育优秀学校、全区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单位、兴安盟名校等表彰共80多项,并于2004年3月获得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2002年3月首批进入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行列。
校徽以乌兰浩特的拼音字头“WLHT”为设计元素,变形为冉冉朝阳、高飞的鹏鸟、灵动的飘带和舞动的人形。灵动的飘带象征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红色飘带形似数字“1”,代表一中。蓝色飘带象征学校科学先进的教学育人的理念和发展目标。绿色飘带象征着草原文化和一中教育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飞鹏象征学校长足的发展与人才的腾飞;舞动的人形象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圆形整体简洁动感、充满时代气息和发展潜力,昭示着学校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辉煌的明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