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国画家关山月

家乡区县: 阳江市阳东县

关山月(1912.10.25——2000.07.03),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人物生平

关山月[1] ,原名关泽霈,1912年农历9月16日出生于广东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那蓬乡果园村。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主要创始人高剑父先生的赏识,招其免费进入春睡画院,成为高氏入室弟子,并为其改名关山月。
1939年,关山月以《渔民之劫》等作品参加了在苏联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同年秋至1940年春,他首次于澳门、香港及湛江举办个人画展,之后他自广东出发,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区,深入生活,收集素材,边写生,边创作,并沿途举办个人画展,以卖画维持生活和筹措资金,他在敦煌石窟临摹过壁画,研习传统艺术。此次旅行写生,为他后来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6年,被聘为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中国画科主任。

关山月作品
1947年作南洋之行,关山月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旅行写生,作品描绘热带风光,并举办个人画展,受到华侨的欢迎。翌年又在香港、上海、南京举办西南、西北及南洋旅行写生画展,并出版《关山月纪游画集》(2辑)。
1949年春,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的艺术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南文艺学院教授兼中南文联美术部副部长、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副校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名誉院长。
1957年由国家委派赴欧洲主持中国近代百年绘画展览。
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学聘为学位考试委员会校外委员。他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勤奋创作,其代表作有《新开发的公路》、《俏不争春》、《绿色长城》、《天山牧歌》、《碧浪涌南天》、《祁连牧居》、《长河颂》及与国画大师傅抱石合作的不朽巨作《江山如此多娇》(在《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此外,他还访问过波兰、法国、瑞士、荷兰、苏联等国,并在日本、澳大利亚举办画展,在美国讲学和进行艺术交流。
1991年捐资中国美协设立“关山月中国画教学创作基金”,捐赠作品建立深圳“关山月美术馆”。[2]
关山月在艺术上坚持岭南画派的革新主张,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他的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恢宏;他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他先后出版有《关山月画集》、《关山月、傅抱石东北写生选》、《关山月作品选》、《井冈山》等作品。
1997年,关山月美术馆在深圳市落成;2000年7月3日下午,关山月因病在广州去世,享年88岁。
2逝世

国画艺术大师关山月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师,以创作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闻名于世的关山月,因病抢救无效,于2000年7月3日17时04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关山月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人民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艺术大师。他原名关泽霈,广东阳江人。早年拜师于“岭南画派”的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后,任广州市艺专教授兼国画科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关山月历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美术部副主任。1958年后,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副院长、国画系主任,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名誉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
关山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

关山月作品
2000年7月10日下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人民艺术家,我国当代著名中国画画家、岭南画派一代宗师、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文化艺术界咨询委员会委员关山月同志遗体在广州火化。广东各界四千余人向岭南画派一代宗师关山月告别。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专门发来唁电,对关山月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对其家属表示衷心的慰问。
关山月病危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专诚从北京打来电话询问病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省委副书记、省长卢瑞华,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黄华华,省委副书记黄丽满,省政协主席郭荣昌,省委常委、深圳市长于幼军,省委常委、秘书长蔡东士,广州市长林树森,省委宣传部部长钟阳胜,广州市委副书记石安海、朱小丹,老同志林若、方苞、张汉青、欧初等以及海内外文艺界知名人士、关山月同志家乡党政领导分别亲自或派人前往医院探望。李长春同志对抢救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并对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关山月
关山月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前往医院看望或以不同方式表示悼念及向其家属表示慰问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李岚清、丁关根、李长春、乔石、宋任穷、王光英、程思远、叶选平、王兆国;中央国家机关负责同志孙家正、刘延东、李醒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负责同志于永波、徐承栋、温光春、田永清、李春明;中共广东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卢瑞华、朱森林、郭荣昌、黄华华、张高丽、黄丽满、陈绍基、刘凤仪、王岐山、卢钟鹤、欧广源、于幼军、王华元、蔡东士、侣志广、李兰芳、钟启权、汤炳权、许德立、游宁丰、王宗春、韩大建;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王学萍;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负责人王启人、宗光耀;广州市负责同志林树森、陈开枝、石安海、朱小丹等;中央和地方老同志雷洁琼、任仲夷、林若、梁灵光、吴南生、罗天、寇庆延、王宁、焦林义、梁威林、李灏、杨应彬、方苞、厉有为、欧阳山、曾定石、张汉青、郑群、林兴胜、欧初、王匡、柯正平等;关山月同志生前友好和海内外新闻界、文艺界知名人士周巍峙、高占祥、穆青、毛岸青、邵华、白淑湘、靳尚谊、刘大为、刘白羽、蔡若虹、曾庆存、王琦、李少言、李焕民、阳太阳、刘斯奋、红线女、林墉、胡洁青、廖静文、潘公凯、肖峰、黄苗子、崔子范、郭绍纲,以及日本友

关山月绘画作品
人平山郁夫、东山魁夷夫人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光明日报社、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中国军事博物馆、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炎黄艺术馆、李苦禅纪念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等,有关省、市美术家协会、画院,关山月同志家乡阳江市委、市政府,以及日本日中友好协会、泰国泰中艺术联合会等单位和海外友好团体分别发来唁电、唁函,对关山月同志逝世致以深切哀悼。[3-4]
3人物评价

国画大师

关山月与画家汤立交流
关山月先生是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关山月先生禀承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并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他的创作实践,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之中。
他致力于传统技法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坚持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创作,在永无止境的艺术道路上苦苦追求,奋斗不息,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他所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是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典范。
女儿眼中

“1953年到1958年我随父亲来到武汉,这么多年他都把武汉当作第二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昨日,国画大师关山月独生女关怡讲起父亲一生中难忘的这段经历。
武汉深情

关山月作品
“九岁那年父亲带我来到江城,记忆最深的是武汉太热,一到晚上,我们一家人就拿着竹床往外搬,在街上占位置乘凉。”这样炎热的天气,关山月依旧作画,拿着画夹、毛笔到外面写生,她们母女就在身旁给他扇扇子。“父亲在这里完成了长达15米的巨作《山村跃进图》,这幅画反映了鄂北山村人民在大跃进时代的生活和新面貌。”关怡自豪地说。
弟子追忆

“十多年来,我在画室悬挂的关老照片那慈祥的目光抚慰下工作,无论风霜雨雪、悲欢离合、健康病痛,都按照关老的教导作画、做事。关老生前要我们为国为民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语言犹铿锵在耳,在他老人家的人格魅力的熏陶下,我才能够日渐进步。我仿佛在他身边般的幸福!”2000年五一节,吴泽浩陪同恩师关山月先生登上泰山极顶。

andote(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