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五月中旬,春夏之交,正是东阳南乡收割大麦的时节。参加浙赣战役的抗日部队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九军暂编第三十五师第一团,从新昌经东阳东部山区进入东阳境内。部队从歌山口经西山岗、下潘到达东阳江镇的曹塘、召庄、桥头寺、甲后一带驻扎。部队的弹药分存在甲后村的祠堂和村后麻车塘山坞里,战斗的阵地放在村前的下青塘和村中的坟后。
经查实,该部团部当时驻扎在桥头寺(召庄跌倒屋附近),一个营的兵力驻防在甲后村词堂。该部队一营则从歌山到楼西宅,驻扎在北乡的凤山乔宅。营部住在乔宅的吴来福家里。营长名叫谢介卿。
5月19日夜,团部获息:日本军队(敌二十二师团一部)将从歌山方向来犯,将于次日向我抗日部队团部桥头寺至甲后驻防区域进犯。团部命令驻扎在凤山乔宅的一营,连夜上紫阳山在谷堆尖、余岭、田鸡岩一带设防,以此处制高点阻击日军。命令其它部队在防区西南的甲后村的下青塘、坟后,东面的桥头寺一线阵地阻击日军。
战斗在5月20日早晨天亮后不久打响。日军从东面和南面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战斗异常激烈!敌人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轻重机枪和小钢炮等强大火力向我抗日部队阵地开火。但是我抗日部队顽强阻击,敌人在阵地前留下了许多尸体。不过敌人火力过猛,我抗日部队也损失惨重!在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后,部队于上午8点半左右开始向紫阳山撤退。南面部队经甲后村后面树林经茶园、新地,一路由叔叔岗到牛矮垅,准备翻过田鸡岩下面的山岗经畚斗坞向北乡撤退,一路由茶园经长岗西侧西宅坞经小岩头下上紫阳山顶向北乡撤退。东面部队也从上午8时左右边打边退从桥头寺、楼里方向经麻车塘到甲后的村后往上述路径向山上撤退。
日本鬼子进入甲后村后,烧、杀、抢无恶不作,给甲后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甲后村民杜安秀、杜志原父子两人在田间被日寇枪杀。杜福财躲在家里,听到日本鬼子追杀,开出后门探头向外看时,被日本鬼子开枪打死。这些强盗见人就杀。村民们许多人都躲藏到后山的山坑里一整天都不敢出来。据村民回忆:当时被日本鬼子杀死的村民有十多人。日本鬼子在村里做饭,杀鸡杀猪,吃完饭后把大便拉在铁锅里。真是无恶不作、毫无人性!躲藏在山坑里的村民整天没吃没喝,只听到外面“格、格、格”的枪声经久不息,“呜、呜、呜”的炮声接连不断。从山坑的树叶缝隙抬头看:日本的飞机从南到北,矮得几乎要碰到山上的大树尖!飞机扔下的炸弹像一群群鱼在天上飞一样,布满了整个天空。炸弹爆炸“轰、轰、轰”声响彻云霄!
日本鬼子进村后,在原来中国军队的阵地上摆好机枪、小钢炮,向上山的中国军队疯狂的扫射和轰炸,向边打边撤退的中国军队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小钢炮阵地向小岩头下猛烈的吊射,炮弹把山上的大树炸得连根拔起。机枪向村后树林的中国军人扫射,“格、格、格、格……”响个不停。在甲后村的村后树林和新地、茶园、西宅坞等地数十名中国军人身死他乡、为国捐躯!
其中就有一个中国军官,一路从桥头寺阵地经楼里退到甲后村村后。在楼里时,向楼里村的一位老婆婆问路并要求换衣服躲藏,但是这位老婆婆没有答应。此人撤退至甲后村后山脚新地路口时,被日本鬼子枪杀在了路边。据甲后村民杜苏顺(当年只有七岁)口述:我看到这个军官直挺挺的倒在路边,被吓的回家后发烧了好几天。据村民回忆,此军人手上有手镯、戒指,军服也与其它人不一样,应该是个比较大的军官。后来村民把他安葬在离他捐躯不到十米的路边。现在这个坟墓还保留完好。从这个军官在战斗中的表现看,也反映出少数国民革命军军人确实存在胆小怕死、战斗力不强的现象。
战斗进行到上午11时左右,中国军队几乎全部撤退到后山。日本军队从多个方向向山上进攻。地面上,东边从余岭西边到西宅坞全线向山上进攻。空中,日本鬼子飞机从南往北每组三架低空向山上阵地进行狂轰烂炸!山上的中国军队依靠山上制高点据高临下阻击敌人。此时从南面撤退上山的中国军队有许多还在牛矮垅,从东面撤退上山的在畚斗坞。敌军飞机发现后,在田鸡岩南北畚斗坞和牛矮垅这个区域扔下了大量的炸弹,许多中国军人在这里被日本鬼子的炸弹轰炸下壮烈殉国!
该团一营在谷堆尖到田鸡岩布防,为隐护山下部队向山上撤退阻击日军。他们头顶日本飞机的轰炸、用小钢炮、轻重机枪、步枪等构成强大火力网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日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把中国军队兵力打得越来越少。最后在兵力相差悬殊的局势下,我抗日战士与日本鬼子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战士们用石头砸、用嘴咬,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决斗!最后中国军人大部分阵亡,少部分被俘,一部分向北突围。第一营营长谢介卿膝盖附近中弹,带伤指挥战斗,后来在突围时隐蔽在草丛中,被吴来福背下山。谢介卿在乔宅吴家养伤一月余,后来召集了近一个连的兵力往温州方向寻找部队,临走送给吴来福一支德国快慢机。
战斗中最后有8名中国军人被日本鬼子围在了田鸡岩崖顶,子弹打完后,他们宁死不屈全部跳下数十米高的悬崖壮烈殒国!
下午1、2点左右战斗基本结束,日本鬼子向山下撤回。他们把阵亡的日本兵集中起来,在甲后及附近村拉了一些民夫,其中有甲后的士福、金土、银土、尚育、品辉等,抬着尸体和物品往永康方向集结。
战后的紫阳山一片寂静。只有山虫在那吱吱地叫,像是对5月20日这个悲壮日子的哀鸣!阵阵山风在那低声地呼号,像是对战斗中死难的中国军人的哀悼!
据村民杜长寿(当年他14岁)回忆:整个战场子弹壳、子弹、炮弹成堆。他和村民杜银方同年,当时两人都捡了一些炮弹和子弹,由于年幼不懂事,还把炮弹和子弹的火药放在东阳人冬天烤火用的“火锣”里烧,结果把手给炸伤了!
杜长寿说:从甲后村后的树林到山脚,有近百名战士的遗体被好心的村民三个五个的抬到一起,就地隐埋了。参加隐埋的有杜尚水、杜品奎、杜利水等人。而战死在牛矮垅、畚斗坞等高山上的两百余军人遗体,因当时这里山高路峻、天气炎热遗体快速腐烂,所以来不及隐埋和处理而在树林里自然的腐烂了!战斗发生后的好长时间,山上流下来的水是红的,山上飘下来的风是臭的。
杜长寿回忆:在清理遗体的时候发现一位幸存的连长,由杜夏良等人抬回家修养,养伤月余后继续到部队参加抗战。士兵楼丙水(歌山夏楼人)战斗中幸存者之一,战斗后父母劝他回家,但是他坚持要跟部队抗日,后来在郭宅白水口方向发生的战斗中牺牲!
后 记
战斗发生后,有一些村民偷偷的对村后死难的中国军人进行祭奠。从改革开放后的1987年起进行了公开的祭奠。每年的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冬至三个节日,总有一些村民自发组织到山上祭奠这些为国捐躯的客死他乡的无名中国将士。
90年代初,紫阳山风景区进行开发。村民在田鸡岩下,8将士壮烈跳崖的地方建立了一块简易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粗粗地记录了73年前5月20日那一天发生在紫阳山的这一场战斗,记录着这些为国捐躯的先人们的悲壮,也记录着当时中国被日本鬼子侵略,国家贫穷落后让人欺负的耻辱!
站在紫阳山顶,俯视山下。这里已经树大林密,郁郁葱葱,景色迷人。几百名中国抗战军人的忠骨埋在这美丽的山麓。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虽然村民们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但是村民们知道他们是为抗日、为国家而死的。对抗日将士的祭奠,体现着这些平凡的国人对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这些将士血染紫阳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亲历这场战斗的村民大都已经不在了。为了让后辈子孙能记住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牢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的耻辱、苦难和胜利,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村民们有一个心愿:为这些为国捐躯的抗日将士建一座纪念碑,让抗日将士真正能够入土为安!
注:紫阳山前称平头山,又名坟头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