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渐渐远去的行当

家乡区县: 台州市仙居县

“弹棉花喽、弹棉花……”相信在很多老人的记忆里对这一吆喝声并不陌生,一根弦、一个木槌,拨动弹弓丝弦“嘭嘭嘭”的声音也是他们童年里不可或缺的旋律。而如今,那曾经熟悉的声音已逐渐封存在许多人记忆的深处。弹棉花这一古老的传统技术早已被半机械化操作所代替,但即便如此,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半机械化的棉絮加工作坊也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椒江海门街道沙田村的一家棉絮加工作坊。经营这个作坊的是一对夫妻,丈夫叫王普法,妻子叫王仙领。

一进门,记者就看到全副武装正在忙碌的夫妻俩。“弹一床棉被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先是要把棉花放进梳棉花的机器里,经过梳理之后棉花会变得细碎蓬松,接着用木棍将它们打成卷,好像棉花糖的形状,再将梳理好的棉花放在床上摊匀。之后,我们便在上面‘牵纱’了,牵好纱,得用压花机把蓬松的棉花压成型。”见到记者,王普法扯下口罩介绍起来。

王普法说,弹棉花是他家祖传的手艺。他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弹棉花,“那时,弹棉花也算是赚钱不错的行当,现在做这一行的人很少了”。

“尽管如今许多年轻人喜欢羽绒被、蚕丝被等,可还是有一些中老年人对棉花被情有独钟。再说,弹棉花也是一种文化,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我舍不得放弃。”王普法说,只要还有人需要棉花被,他就会一直干下去。

吴振卫(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