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公,安徽省潜山县的历史人物。2010年11月,安徽省潜山县投资600余万元,在该县东大门建立了一尊巨型“皖公”塑像,将于2011年年底竣工。皖公并不太出名,历史记载很少,其姓氏也没有记载,介绍其最为详细的是康熙60年,安庆知府张凯写的安庆府志上,曾有一段描述:“大夫皖伯,史逸其姓氏,称为周大夫云,周封大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大夫则周之贤者也,是以得封于皖。其在皖志,逸其政绩,然皖山之阳有庙焉,五尺童子莫不知为皖伯庙,加礼敬焉,无政与惠,而有是乎。不贤与才,而有是乎,可以占皖伯矣。”
皖公”是个爱民、恤民的好官,他之所以受到拥戴,是因为他始终把百姓疾苦放在心间。“皖公”之像立于山林,终年聆听山谷松涛阵阵,远离喧嚣,这也符合皖公的雅士身份。但从新闻看,“皖公”现在避不开喧闹了。笔者认为,如果“皖公”在世,一定不会同意把自己的像立于喧嚣的县城,更不会同意政府斥资约600万元为他建雕像。600万元巨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民生,可以干很多事。比如,修建一条公路,可以世世代代方便老百姓;扶持大学生创业,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扶持养殖户,可以创造远远大于600万元的社会价值;假如给2000名学生每天3元午餐费,可以吃1000天。潜山县政府没有把钱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而去追求不切实际的虚名,把“皖公”从山间搬到闹市,在闹市占地69619平方米,破坏环境,浪费建材,还扰得“皖公”终日不得清静。这种行径,与皖公的精神相背离。令人感到更为别扭的是,决策者似乎也弄不懂皖公精神的真正内涵,所以才会忽略皖公为民谋冷暖的精神品质,把他当成一个历史文化道具,来谋求政绩。不料想,由此放大的正是当下决策者错误的政绩观,以及其民本思想的缺失。潜山县应该反思,打造旅游文化可以,但不能借此干浪费公共财政、破坏文化、扭曲文化本色的蠢事。
能力秀首页:http://abc.wm23.com/YangPeili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g617726845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kan/anhui/anqing_qiansh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