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名人2

家乡区县: 四川省彭山县

杨进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进杨穆穆,先姑是宪。
进,武阳杨氏女,大匠广汉王堂长子博妻也。博后母文有母仪之德。进杨则其教为行,闺门雍□柯(牂柯)太守李祎家亦假继。每不和,叹恨徒富贵,学问不及博家也。
译文:杨进端庄,学习婆婆。
杨进是武阳县杨家的女儿,大匠、广汉人王堂长子王博之妻。王博的后母文氏(文季姜)有母仪当代的德行。杨进把她的教导作为自己的准则,在家里端庄有礼。牂柯太守李祎家也有后母,但家中常常不和,他感叹家中徒有富贵,学问却比不上王博家。

阳姬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阳姬请父,厥族蒙援。克谐内爱,训及秀彦。
姬,武阳人也。生自寒微。父坐事闭狱,杨涣始为尚书郎,告归,郡县敬重之。姬为处女,乃邀道扣涣马,讼父罪,言辞慷慨,涕泣。涣愍之,告郡县,为出其父。因奇其才,为子文方聘之。结婚大族,二弟得仕宦,遂世为宦门。后文方为汉中太守,以赵宣为贤,将察孝廉,封未定,病卒。姬秘不发,先遣孝廉上道,乃发丧。宣得进用,姬之力也。后文方兄子伯邳(杨淮)为司隶校尉,时姬长子颖伯冀州刺史,仲子頍(kuǐ)二千石。伯邳以禀叔母教,迎在官舍。每教伯邳政治。伯邳欲举茂材,选有二人,伯邳欲用老者,嫌以其耄;欲举五方,而其年幼;以咨叔母。劝举方。后赵宣为犍为,五方为广汉,姬尚在,故吏敬之,四时承问不绝。
译文:阳姬为父申冤,全家受益。家庭和睦,培养人才。
阳姬,武阳人,出自贫寒。父亲因为犯法被关在牢里,杨涣刚担任尚书郎时,请假回家,杨涣得到家乡地方官的敬重。阳姬当时还是个没有出嫁的女子,却在路上拦住杨涣的马,为父亲申冤上诉,言辞慷慨,边说边哭,杨涣被感动,于是向郡县政府讲明情况,把她的父亲放了出来。杨涣认为她是个才女,便聘娶她为自己儿子杨文方的妻子。她的家族因此得以和高门大族联姻,他的两个弟弟都得以做官,于是成为世代官宦之家。
后来,杨文方出任汉中太守,觉得赵宣是个人才,打算推荐他为孝廉,推荐书都写好了,但没来得及发出去杨文方就病死了。阳姬秘不发丧,先让被推荐的孝廉们上了路再发丧。赵宣能够得到朝廷的任用,阳姬是出了力的。后来杨文方的侄子杨伯邳出任司隶校尉,当时阳姬的长子杨颖伯正担任冀州刺史,次子杨頍也官至二千石一级的大官。杨伯邳因为想要聆听叔母的教诲,把她接到自己的官舍中住下。她常常教导杨伯邳如何治理地方。杨伯邳打算推举秀才,有两个人选,他想推荐老的那个吧,又嫌他年龄太大;想推荐五方吧,又嫌他年纪还太小。于是他向阳姬咨询此事,阳姬劝他推荐五方。后来赵宣做过犍为太守,五方也做过广汉太守,阳姬这时也健在,以前的吏员都很尊敬他,一年四季前来问候她的人络绎不绝。
注:杨涣、杨淮事迹参见博文《眉山历史人物图注(4)——杨涣》、《眉山历史人物图注(5)——杨淮》。

nsu杜伟(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