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位于南充市顺庆区文化路63号,始建于1974年,现在是川东北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医学技术中心、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四川省优秀附属医院、四川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并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1月又被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医院现有在岗人员2300余人,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专家351人,医学博士53人,硕士220人,出国留学归国人员3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70余人,省及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后备人才33人,省医学会和省医协副会长1人,各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和青年委员15人,省各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40余人次。
技术方面,随着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先后开展了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右半肝右三肝切除术、颅内动脉瘤切除术、喉癌全切功能重建术、高位颈髓肿瘤切除术、放射介入肝内门体分流术、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等省内、国内先进医疗技术,树立了在川东北地区的中心地位。2003年以来,医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9项,获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资助项目8项。在中华系列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22篇,SCI收录53篇,Nature上发表1篇,荣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9项,荣获四川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在实现川东北地区医疗卫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的同时,取得了获奖级别高、数量多的好成绩。同时,还承担了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口腔学、麻醉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妇产科专业、临床医学耳鼻喉专业、眼视光等专业1万余名本科、专科学生的主要临床教学任务。同时,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临床内科学已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
5.12大地震期间,该医院在第一时间启动突发重大灾害事故紧急预案,召开抗震救灾紧急工作会议,并立即筹组医疗救援队奔赴重灾区抢救伤员。抗震救灾期间,该院收治地震重灾区伤员139人,先后派出17支医疗队,共172名医护人员,分别到绵竹汉旺镇、九龙镇、广济镇,绵阳涪城区、安县、平武县,北川片口、北坭等地参加医疗救援工作,共救治伤员16052人。其中最早一支医疗队于5月13日凌晨1点出发,最后一支医疗队于7月25日回撤,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前线74天。其中第六支医疗救援队,从绵阳平武南坝镇到绵阳途中,突遇天降大雨,道路湿滑崎岖,医疗队员、司机雷勇同志为避让迎面驶来的车辆,保护车内战友的安全,因公殉职,牺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这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医院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院党委被中共四川省委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被省人事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雷勇同志被追授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及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奖章”;周仲辉、赖应龙两位同志荣获省总工会颁发的抗震救灾“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任权、谭竞、唐铁龙三位同志被国家卫生部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赖应龙、刘世平、张志明被人事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川北医学院承担省级科研项目3项、学院及医院科研项目3项,出版论著15部,发表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论文100余篇,科研成果获四川省政府、省轻工业厅优秀新产品奖各1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顺庆区科技进步奖1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