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地区灯会的成型是在清明时期,逐渐衍展为具有相对固定内涵、并在特定时段进行的并有一定传承线路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南国灯城的主要内蕴内核,是名闻遐迩、蜚声中外的自贡灯会。南国灯城的形成,是以自贡灯会的兴盛发展为其主线,并在城市建设、街景民居、会节庆典、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被注入了灯文化内涵而逐步成型在。自贡灯会的历史沿革与演进发展构成了南国灯城的历史文脉。
灯会是具有历史传统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化活动。早在西汉初年,灯会就见诸文字记载。后来,发展为人们一年一度寄托理想、祈祷丰年的必不可少的盛事。“天子与万民同乐”就是指古代灯节盛景。 自贡地区早在唐宋年间就有了新年赏灯的习俗,明清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各种会节。清中叶即有“狮灯场市” 、 “灯杆节”等灯会活动,“正月八日之后,各祠庙皆燃火树。各门首皆点红灯。新年灯火甚盛……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栋雕镂,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邑所不及也。” 进入本世纪初,盛行提灯会。每年农历十月十日,每人手中提红灯一盏,上街游玩。点灯杆、挂宫灯和狮灯龙舞、莲花灯等仍为春节的主要欢庆活动。自贡地区“提灯会”、“放河灯”、“瞒天过海”等风俗较为盛行,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汉族文化色彩。 自贡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并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下逐步精湛起来。1964年,自贡市人民政府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灯会。从此,灯会规模便由小变大,工艺由粗至精,灯具由个体发展为群体,由不动发展为联动,布展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至1992年,已在自贡举办了10届灯会,形成自贡灯会的独特风格。自1964年始举办首届灯会至1991年第三届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自贡人将这10年灯会简称为“自贡灯会”。 自贡灯会以气势壮观、规模宏大著称;以构思巧妙、制作精巧取胜;以灯景交融、层次迷离称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