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济慈(1901.1.23—1996.11.2),谱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号子祥、厂佛、岸佛。浙江东阳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著名校友。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人之 一。
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及名誉主席。
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应用光学与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做出重要成果,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他精确测定了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了光双折射效应;系统研究了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深入研究了碱金属蒸气等光谱,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方程不符,并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在大气物理学的臭氧层测试研究中,他精确测定了臭氧紫外吸收系数;他还研究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力能减弱乳胶感光性能。
自1927年至1938年间,他单独或与合作者一起共发表53篇论文,其中前11篇是他1927-1931年在法国的工作,后42篇是在北平研究院物理所的工作。53篇论文中,法文40篇,英文12篇,德文1 篇,除4篇在英文版《中国物理学报》发表外,均刊登在法、英、美、德等国重要学术刊物上(如《法国科学院周刊》、《自然》、《物理评论》等)。1986年,科学出版社汇集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