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

家乡区县: 保山市隆阳区

保山市,古称永昌,位于云南省西部,距省会昆明498公里,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2000年撤地设市,全市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1区4县,人口241万,有世居少数民族13个。

历史沿革折叠编辑本段
封建时期 折叠

保山
保山

保山,古称永昌。保山为云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公元前21世纪,保山的先民就在这里建立了哀牢国。曾是滇西最早的原始居民“蒲缥人”的栖息地;战国中期,为古哀牢国统治中心。

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在此设县置吏,“哀牢转衰”;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内属”,保山市的前身永昌郡宣告成立。

至唐宋时期,保山先属南诏,为永昌节度;继归大理,前期仍承节度,后改为永昌府。两个地方民族政权都建都大理,又倚保山为其向西发展的基地。

元初,设永昌三千户,隶大理上万户府,后相继改设永昌府、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帅府不在大理而在保山)。

明代先后置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昌军民府。明嘉靖3年(公元1524年)永昌改设县治时,因其名与安徽永昌县重名,于是将城内太保山中的“保山”借用为县名。“保山”一名即始于此时。[1]

清代设永昌府,领土府一,厅、县、土州、长官司各二及安抚司三,宣抚司五,是全省领州县级政区最多、设治也最复杂的府。

昕昕昕昕昕(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