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琼江水奔流至,滚滚涪江河呼啸来”,两江交汇之地,是一座仙境般的小城——安居。
安居,取安居乐业之意。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铜梁是中华龙的故乡,或许是因为龙文化,安居这座小城,也充满着灵性。
盛夏时节,偶然走近这个小城,昔日“日有千人拱手,夜来万盏明灯”的繁华之景已付诸东流,历史该带走的带走了,该留下的留在了这里。“九宫十八庙”、“安居八景”,我们从古城最高处的星辉门往下,踏着青石板街,去品味小城老时光的味道。
据老者介绍,早在四千多年前,安居就已经有人居住,可谓是真资格的千年古城。安居两江交汇,是知名的水码头,商旅文化曾辉煌一时,也蕴育出了古城的“九宫十八庙”。
离星辉门不到50米的距离,我们可以看到毗邻而建的三座宫庙,檐牙高啄,勾心斗角,它们分别是天后宫(妈祖庙)、湖广会馆、齐安公所。随行的导游小叶告诉我们,安居的宫庙数量加起来,实际远远不止“九宫十八庙”,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依然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为万寿宫、下紫云宫、元天宫、城隍庙、东岳庙、妈祖庙等八处,其余很多已经破败。
“万寿宫具有东南亚异国风味,妈祖庙体现出安徽异地风情民俗,周末仍可见祭祀妈祖的仪式,元天宫等处处可见龙形图雕,生动再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龙文化,显示了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
推开湖广会馆的大门,经历了岁月的尘封后的戏台又得以恢复生机。坐在看台的雕花老椅上,品一口茶,看一眼川剧《碧玉簪》,实乃人生快事。
据光绪元年(1875年)《铜梁县志》载,安居有八大美景,分别为“化龙钟秀”、“飞鳯毓灵”、“玻仑捧月”、“石马呈祥”、“琼花献瑞”、“紫极烟霞”、“关溅流杯”、“圣水晚眺”。小叶指着远方的玻仑寺说,安居八景已有七景不再,月明时,我们或还能再见“玻仑捧月”的景致。
沿火神庙街继续往下,行至中途,突然看到一个门岗,上书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正当我们质疑是否为“山寨版”时,小叶为我们解开了疑问。
1938年,正值日军疯狂进攻期间,黄埔军校从南京内迁,第十四期学生进驻陪都以北的铜粱县安居,继续训练和学习,直至1942年迁往成都,6000多名学院从这里毕业。而紧挨着这个门岗不远的地方,全长不过百余米的街道两旁,邻街的木板上依然烙印着六十年代的革命标语:“为人民服务”、“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自己动手,丰衣足实”……
历史已然属于过去,但从那些斑驳的标语里依稀可以感到,在某个特殊的年代,小城并不平静……
安居临水筑街,因水成市,临江伫立的吊脚楼沿崖而建,九道城门沿街排第,这样的布局和早起的朝天门倒是有几分相似。西街是沿江的街道,入街口右拐,一座巨大的古城门赫然立于眼前,这就是著名的“迎凤门”。
在岁月的风霜洗礼中,迎凤门的石头已经风化,变得发黑。小叶介绍说,安居一共有9座城门,2座水门,7座石门,在明代修建的城门里,迎凤门是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座,电视剧《凌汤圆》就曾经在此取景拍摄。
出城门,至涪江码头,回望依山而建的古城,对历史的敬重感油然而生。一座有历史有故事的古城,我们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与总结,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尊重历史,尊重这里的每个人和每一段故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