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家乡区县: 包头市昆都仑区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SH:600010)(以下简称"本公司")是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由于历史渊源和和生产工艺的连续性,本公司与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原主材料、燃料动力供应、产品销售、基建施工和设备检修等方面存在着关联交易。公司从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采购铁精矿、石灰、精煤等原主材料,维持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利用自身已有的条件,为本公司提供运输、维修、基建项目施工和安全保卫、生活服务等后勤保障。

1954年到1984年创业阶段,是包钢在计划经济时期从无到有的阶段。

作为建国后国家重点建设的骨干钢铁企业,包钢在内蒙古、包头市没有任何钢铁工业基础的条件下,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历经中苏关系破裂导致专家撤走和三年自然灾害、十年动乱等坎坷,在全国人民特别是自治区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把包钢建设成为与鞍钢、武钢并称的中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结束了自治区“手无寸铁”的历史。

1985年到1997年的第一次跨越阶段,是包钢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从小到大的阶段。

在自治区对包钢“八五”、“九五”的政策支持下,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包钢装备水平在大型化、连续化、现代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生产规模不断跃进,钢产量1985年为150多万吨,1993年突破300万吨,1996年突破400万吨,一直在十大钢排名第五、第六位;品种结构显著改善,重轨、无缝管专用化程度提高,高速线材具备国内领先水平,带钢产能位居全国第一。同时,由于包头稀土院进入包钢和包钢稀土上市,稀土生产与科研形成互相依托之势,包钢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

1998年到2003年是第二次跨越阶段是包钢在市场经济初期逐步由弱到强的阶段。

1998年2月,包钢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在自治区的支持和帮助下,包钢坚持改组与改造并重、改革与管理并举,以建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集团化管理为基本取向,初步改制为现代公司制企业,开始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改革,成功实现了钢联股份上市,实施了债转股。项目建设速度加快。钢铁产业,建成薄板坯连铸连轧及二炼钢等一批重点项目,钢铁系统初步形成二体系。稀土产业,通过实施“五统一”、重组内蒙古稀土集团和筹组中国北方稀土集团,内部集中度提高,外部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通过镍氢动力电池等一批项目的新建或扩建,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产业结构得到了初步优化。

2004年至2006年为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包钢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企业竞争能力提升最快、职工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215亿元,仅用两年时间实现翻番,成为自治区首家销售收入超200亿元企业。以2005年产钢突破700万吨大关为主要标志,实现了打造新包钢第一步战略目标;销售收入2005年突破280亿元,比2000年的88.6亿元增加了近200亿元;上交税金25亿元,比2000年的11.85亿元翻了一番多;实现利润13.37亿元,比上年增长74%,是包钢历史上的新跨越。2006年包钢钢产量将突破750万吨。

田雨泽(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