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为媒以舞会友 黄州龙王山公园变身老年乐园

家乡区县: 湖北省武穴市

     各种乐器的伴奏下,细腻婉转的唱腔在空气中流荡。演员水袖飘舞,在人群中穿行。浓荫下,老人们坐在塑料凳上,打着节拍,陶醉在优美的唱词中。 临近赤壁公园的龙王山公园,春见繁花,夏有绿荫,秋染霜林,冬亦雪舞,一直是黄州老城区市民的休闲胜地。 每天下午,上百名老人聚集在龙王山公园的树荫下,以戏为媒,以舞会友,自娱自乐。这里,成了老人的精神乐园,也成了黄州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艺术团免费为老人表演节目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殷惠报完节目后,在唢呐的伴奏下,为老人演唱《十送红军》。殷惠,体育路社区老年艺术团的负责人,也是每天组织艺术团成员为这些老人表演节目的主持人。 演出时间是下午两点半到4点。每天下午,殷惠会早早开着车,将凳子和音响等器材搬到李四光广场前的树荫下。 三十出头的殷惠爱唱爱跳,经常与一些爱好戏曲的老年朋友在龙王山公园切磋技艺。3年前,朋友们建议她组建老年人艺术团,就在龙王山表演,这样既可自娱自乐,又可给老年人带去欢乐。 殷惠自己掏了1万多块钱,购置了音响、功放等器材,与一些戏曲爱好者一起组建了老年人艺术团,每天为老人表演民歌、民族舞蹈,以及京剧、楚剧和黄梅戏等传统剧目。 殷惠说,为了让老年人欣赏到更丰富的节目,她最近又购置了一些行头,增添了一些设备。为感谢艺术团的精彩表演,很多老人自发捐款给艺术团。 3年来,殷惠和她的老年人艺术团坚持免费为老年人表演节目,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给附近的老年朋友带去了很多欢笑。 自学歌舞丰富表演内容 “含悲忍泪往前走,见村姑站路口”,昨日下午,经过精心装扮的陈精华和吴桂枝为老人表演着《天仙配》选段。 室外,没有一丝风。闷热的天气,厚重的演出戏服,很快,两人上妆的脸,因汗水的流淌,变成了大花脸。两人投入的演出,精彩的演唱不仅吸引了在座的老年人,也让很多路人驻足观看。一位行人被她们的演出所感动,捐出20元给艺术团。 陈精华是一名黄梅戏爱好者。已经71岁的她面色红润,精气神特别足。陈婆婆说,几年前,她曾大病一场。后来,爱好唱戏的她,每天和老伙伴一起到龙王山休闲,义务演出,说说笑笑,曾经很瘦常生病的身体,竟越来越健康了。 陈婆婆说,老年人艺术团的成员都是业余爱好者,没有人受过专业培训。节目再精彩,如果天天表演一样的曲目也会让人生腻。为了让老人们能听到新的剧目,在家时,陈婆婆就放戏曲碟子,一遍一遍跟着学。 “我们的唱腔也许没有专业演员那样到位,但只要老人听了高兴就行。”陈婆婆说,由于爱好,所以坚持,既愉悦了自己,也让其他老人欢乐,何乐而不为? 公园成了老人的精神乐园 烈日下,老人们一边在树荫下乘凉,一边欣赏着节目。 在这些观众中,有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特别引人注目。老人姓卢,今年85岁,家住康逸家园小区。因腿脚不灵便,卢爹爹已经坐轮椅好几年了。卢爹爹的老伴已经过世,他和儿子一起居住。卢爹爹说,孩子们平时都不在家,他腿脚不便,也不能出去,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 每天下午,只要不是刮风下雨,他就让家人推他到这里,散场后,家人再接他回去。 卢爹爹说,一个人的日子很无聊,出来和老伙伴们一起聊聊天,看看风景,听听戏曲,这样时间过得快一些,生活也充实一些。 家住三台的杨婆婆是这群观众中最远的。杨婆婆60多岁了,平时没事会打打小牌,可只要有戏听,她就不理牌友,而是开开心心地到这里听戏看表演。 殷惠说,老年人最怕的是孤独。艺术团的表演,吸引了周边不少老年朋友,也把龙王山公园变成了老年人的精神乐园。老年朋友们聚在一起看看表演,谈谈心,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虽然每天搬运各种音响、器材很累,但看到老人们的笑脸,她就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有意义,老年艺术团的表演特别有价值。

海之微笑(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