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湖“六月六”

家乡区县: 广西武宣县

每年六月初六那天,灵湖村就会热闹非凡。主人需要提前一天做扣肉做鱼自不必说,单是家家户户走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主家还乐此不彼的“赶注”就令人瞠目结舌。可谈起六月初六这个盛大节日的来源却又没有多少人说得出个所以然来。

据村委主任张建科回忆,六月初六的前身是“禾苗节”。每到这一天,灵湖村就会自发组成一支民俗队伍,在大操坪敲起锣鼓,舞起稻草龙。人员到齐后,就上下舞起草龙浩浩荡荡地朝着各家各户顺序游去。首家必是村里有头有脸的名望大户,进得家门来,这家就会燃鞭炮迎接。稻草龙向主房大厅三拜后再反方向拜三下,然后给屋主送上一包白灿灿的大米,家主将事先捉到的菜虫、螟虫等害虫拿出一包丢给稻草龙践踏。意思是捉虫消灾,田地里的所有害虫不再危害庄稼了。

稻草龙离开后,农家会在灶台,田间地头,庭院里焚香祭祀,祈求五谷丰登。有的也会取宰杀的家禽鲜血喷在草纸上用石块压在田头地角,备酒烛香等祭品,祈求田神确保丰收,俗称“祭田神”。民俗队伍在每家每户游完后,大家依次涌入祖宗祠堂、灵湖东面的灵台寺和下面的水月庵,给佛像呈祭果、杀鸡鸭、宰牛羊、行大礼、祭先人。

现在,这些礼节都随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游灵湖,结交各方朋友;扭秧歌舞,渲染节日氛围。

位于村前的灵湖是武宣县旧八景之一“灵湖松籁”所在地,20多亩水面“其源伏地涌出,四时不竭,青萍红莲,点缀其间”。因村灵人杰,所以历代名人辈出。清朝有文进士张梦骥、举人张任宏,贡生、国学、文生员和武生员110人,后清的江南才子郑小谷的母亲张氏就生于该村。

各地来赴节的游人首当其冲是直奔灵湖那秀丽的风光,有的欣赏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赋,有的在哗哗涌出的泉水旁尝鲜嬉戏。更多的红男绿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青春盎然的大小伙们与打扮得花团锦簇般的姑娘频抛秋波。或吹笛拉胡,或吟诗高谈,目光如荡漾的湖水在姑娘们春意盎然的脸上留连。双方伺机凑前互问姓名、年龄、家庭。中意后互留联系电话,也有的撇开自己的同伴直接与一见钟情的意中人邀伴离去。

湖后是鳞次栉比的楼房,厨房自来水、沼气池一应俱全。闭路电视、太阳能、宽带网、空调电网如织。村支书张桂发说:“六月初六给灵湖仔出了名,每年吃完节后都有美女从外地嫁过来!”

“这个节还是主客交流学习的美食节呢!”参加黔糖蔗区“蔗王”大赛获“武宣蔗王”称号的张玉松感慨道:“前年来吃节的县糖业办技术员酒足饭饱后到蔗地指点我开荒种了新台糖27号新品种26亩,每年进厂原料蔗近200吨。单株高4米,评委不得不佩服。”

从节日各家门庭前面爆满的各式小汽车,联想到外地姑娘争着嫁,那农村的新变化随着“六月六”的酒香在田野里日益弥漫开来……

雨打风流(2014-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