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批准成立的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大学。学院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美丽的高原桥城——都匀市,校园占地1800余亩,是一所集实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与现代化特色于一体的大学。 2000年3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教发200057号文件批准成立,2004年5月,在贵州新升本地方高校中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10月,在贵州新升本地方高校中第一个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培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200余名外国留学生。目前,在校学生13000余人.
学校简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黔南州委州政府举全州之力,2000年3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学院,实行省州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于光远、成龙担任学院名誉院长。
学院位于美丽的高原桥城都匀市,各项建设初具规模,总占地1800亩,校舍总面积46.9万㎡,其中校本部800余亩,校舍面积24.9万㎡;独山校区1000亩,一期工程建设校舍面积22万㎡。[2]
升本13年来,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办学效益明显。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黔南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学院成为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的龙头,主要表现在六个第一:
贵州省第一所成功升本的地方院校,2000年;
贵州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院校,2004年;
贵州省第一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良好”等次的地方院校,2007年;
贵州省第一所获批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地方院校,2011年;
贵州省第一所与地方联合办学的地方院校(与独山县政府签署联合办学协议,独山校区校园面积达1000亩),2012年
贵州省第一所也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资质的地方院校,2012年。(简称:国培计划)
从发展历程看,标志性成绩形成三个里程碑:一是2000年贵州省第一所地方院校成功升本,二是2007年贵州省第一所地方高校成功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荣获“良好”等次,三是2012年成功升硕招生;进入国家队院校承担国培计划;创办独山校区;党建、思政评估双双获优;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
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现有中文系、研究生工作部等16个教学系、部,设置5个教育硕士专业方向,48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师范类专业18个,42个专科专业,隶属于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门类,隶属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办学体系。学院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室、公共实验室6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162.5万元;纸质图书文献总量为74.67万册,电子图书8500G种;千兆校园网络系统已链接互联网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研究基地4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注重产学研用结合。现有教职员工893人,其中专任教师745人。教师中教授 68名,副教授262人,讲师2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6人,硕士学位的教师275人;硕士生导师24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管、州管专家7人,贵州省教学名师4人。科研工作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提高学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和贡献率。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0项,出版专著46本,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160多项科研成果获州级以上奖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立“贵州省科学技术厅、黔南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学技术联合基金”。与瓮福磷矿联合开展研究、结合黔南州生物资源开展研究、挖掘整理黔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等,取得丰硕成果。与贵州川恒集团贵州公司、都匀毛尖茶集团等企业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毕业生就业率高。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培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2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学生13000余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5.77%。学院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组织学生参赛,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赛区一、二、三等奖99项;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5项;在第三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中有90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16人;在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全国铜奖;在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3名学生获全国优秀奖。已培养十届本科毕业生两万多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3%以上,高出全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2012届毕业生年度就业率94.5%,其中本科95%,专科92.9%。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中,均有我院毕业生,25%州外省外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黔南,相当一部分已成长为行业骨干力量。
加强对外交流,促进开放办学。学院与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4所高校签署了“加强教育、研究、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
签署了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科研帮扶项目等合作协议,与台东大学等台湾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并签订初步合作框架协议,与塞浦路斯东地中海大学(EMU)等境外高校达成校际合作意向,同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学院在英国伦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学术机构聘任客座教授来校任教、讲学、考察和进行科研合作。以“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为平台,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教授到学院讲学,促进了高校间的合作交流。经常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提高学院的学术水平。聘用12名美中友好志愿者到学院任教。派出32位教师到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已有16人获得博士学位,尚有16人在读。
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学院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师院精神,练好内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进一步激励师生追梦、圆梦情怀,使办学与西部地区、与贵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学院提出了“黔南师院梦”:梦的终极目标是充分发挥大学功能,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实现这一终极目标步骤:2015年前,实现专业硕士、学术硕士双硕点;2020年力争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学院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两加一推、四化同步战略,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目标,及时调整相关专业,培养出服务社会、服务民族地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办学规模
学院设有处级研究机构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 学院校徽
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地方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民族研究所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水书文化研究所等16个研究机构。学院建有水书文化展览馆,被批准为黔南州水书文化研究基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民族文化”、“语言文学”专栏,立足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深受审读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学院校舍总面积19.92万㎡,各项建设已初具规模。现建有无机化学、热学、基础数学、体育运动、广播电视新闻、语音实验、广告设计、微格教学、办公自动化等43个专业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807.6万元;纸质图书文献总量为74.67万册,电子图书15万种;千兆校园网络系统已链接Internet和CERNET,较好地满足了教学需要。
2012年于8月23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独山校区在独山破土建工,我院独山校区第一期规划用地600亩,容纳学生5000人。第一期工程有望在2013年完工,独山大学城于2012年2月正式筹建,规划大学城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2公里,占地1.5余万亩,规划容纳10所大学,在校学生8-10万人,总投资概算约70亿元,由重庆五一实业(集团)承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第一家与独山县签订协议的高校,大学城建成后将第一批入驻。
3学术交流
学院已同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学、 签约现场
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美国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曾多次邀请学院教授前去讲学。学院在英国伦敦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华东师大、北京师范师大、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聘任客座教授来校任教、讲学、考察和进行科研合作。与省内外众多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经常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提高了学院的学术水平。
4行政部门
学院办公室,纪委, 团委 ,组织部 ,宣传部, 统战部 ,工会, 教务处 ,总务处 ,招生就业处 ,学生处, 成人教育处 ,科研处 ,计划财务处 ,基建处 ,民族研究所 ,网络管理中心 ,图书馆 ,迎评办公室 ,《师院学报》编辑部 ,保卫处
5教学部门
马列部, 计算机科学系 ,中文系,数学系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管理科学系 ,外国语言文学系 ,政治法律经济系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化学与化工系 ,生命科学系 , 教育科学系 ,体育系, 音乐系 ,美术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