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师爷的故事是浙江省的汉族民间文学。
山海经故事丛书是一套充满历史传奇、民间智慧和民俗风情的丛书,这里有西施帮助越国复国的勇敢和美丽,有三国风云人物的狡黠故事和英雄气概,有江南第一家的斗智斗勇、化险为夷,也有王羲之、吴道子、李白、苏轼、米芾、徐文长、郑板桥等等文人雅士的聪明谐趣,还有绍兴师爷、济公的神奇莫测、扶危济困,更有八仙、珍珠蚌等美丽动人的传说……其中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和幽默智慧。
绿兴师爷的故事
惜墨如金笔如刀
前清时,浙江有个将军,与巡抚面和心不和。将军心胸狭窄,老想找巡抚的岔子,但一直没有找到。
有一次,他们都奉命到京城。公事未完,已是腊月残冬。这时,恰逢朝廷要放一个知县到浙江,便当面授命给那位巡抚,令他带回听用。巡抚是知县的顶头上司,很自然,知县对他的接触就比较多;相比之下,对将军就不是那么热乎。这一来,将军又怪在巡抚头上,对巡抚就更加记恨在心。
除夕一过,就是元旦。每年元旦,京城的文武百官都要到金銮殿向皇帝行朝贺礼,如果这时候有外官在京,也不例外。那天朝贺完毕,将军回到寓所,灵机一动,就写了一个奏牍,呈了上去。妄说知县朝贺不恭,巡抚既失察在前,又庇护在后,大大有罪。皇帝一看奏牍,十分生气,也不问个青红皂白,严词斥责了巡抚,并命他自省罪责。巡抚受到委屈,但是有口难辩。
巡抚有个随从,那天无事,到茶馆与一位要好的朋友叙叙,无意中谈到了这件为难事。旁坐有个绍兴师爷听了,捋捋胡须说:"这有何难?欲要翻案,不必多,用八个字足够了。"
那随从便问他哪八个字。绍兴师爷说:"这里不是说话之地。你去告诉你家大人,我戚三山在此。"
那随从回去之后,如实告诉了巡抚。巡抚一听是戚三山,哎呀,他是我少年的同学呵!于是命随从带路,亲自把戚三山请到寓所,当即摆酒话旧。
酒过三巡,戚三山拿过笔,端端正正在纸上写了八个字,交给巡抚。巡抚接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参列前班,
岂敢后顾。
巡抚面对这八个字,越看越有道理,真是字字如刀,剖切入里,不觉摸摸自己的头皮说:"对呀对呀,唉,我怎么就想不到呢!我弟才智过人,愚兄甘拜下风!"于是当即写了一个奏牍,把"参列前班,岂敢后顾"这八个字用在里面。果然,皇帝一见这个奏牍,态度大变--巡抚就此无事,将军反而获罪。
那末这八个字为什么有这样大的作用呢?原来巡抚与将军的官位都比较高,朝贺时是跪在前面的,而知县是七品小官,朝贺时则跪在后面。朝拜皇帝,不问大官小官,都得毕恭毕敬,谁也不能前顾后盼。现在将军既然看到了后面的县令,那恰恰证明他自己在朝贺时行动失检,目无皇上。这样,他的罪无论如何也逃不脱了:要末你老老实实承认是诬告,要末你就去背个"大不敬"的罪名。--这就是绍兴师爷用笔的厉害之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