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史话之一】黄酒的起源

家乡区县: 绍兴市柯桥区

粮食的多余,使酿酒成为可能;在那时,于越的稻作文明已经发展到非常昌盛的程度,黄酒的起源就在这儿!
【黄酒史话之一】黄酒的起源
黄酒发源于江南。江南的概念是指长江以南的广袤土地,剔出楚国这一界,就是我们湖北这一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于越。于越在那时,稻作文明已经发展到非常昌盛的程度,黄酒的起源就在这儿!为何?这儿盛产粮食,而且是稻米,并有剩余的可能。还有,江南的气候,或说微生物环境极易利于发酵。

绍兴有许多霉的食品,如霉干菜、霉豆腐等等,霉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发酵。除此之外,做酒的最重要的是要酵母菌,我们叫小曲。小曲的起源在什么时候呢?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我们的小曲已经非常成熟了。难怪乎日本有一个专家说中国小曲的发明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什么原因呢?因为葡萄酒也好,白酒也好,它的酵母菌都是单边发酵,唯有黄酒的酵母菌是双边发酵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单边与双边之间的区别,什么叫双边发酵呢?就是这个酒药本身在促使淀粉变成酒精的过程中,它自我又能集中养分,不断地为自己发酵提供能量,使这个酵母菌不断有旺盛的发酵力。

我们常说,绍兴老酒之老乃陈也,绍兴老酒贮存时间越久,其发酵也就越完善。如果没有这个菌种的存在,绍兴老酒的“老”字就不能用。

因此说,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先人们就已经把酒做到了这样的程度,实在了不起!不过话又说回来,那时的酒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米酒。

大家在读《水浒传》的时候,都知道武松打虎过景阳岗时,喝了18碗酒,你说如果那个酒是白酒的话,试问谁能够吃得消喝下这18碗酒,这个酒精度是多少啊,就算是我们现在的酒精度28度或者是38度之间的低度白酒,18碗下去,不撑死他,也早让他酒精中毒了。所以武松喝的酒不应该是白酒,而是米酒。那个时候的米酒,酒精度是很低的,大概6到7度左右,或许这一家酒楼的酒做得特别好,但酒精度也大致在8到9度左右。书中对此酒店有点描写,档次很高,招牌特别响,只不过说明此家酒质量好,易醉人而已,但不管如何,酒应该说还是米酒。

ashine19(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