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酒命名说

家乡区县: 绍兴市柯桥区

绍兴酒在古代有很多的名称,它们或以当地地名命之,或用事物命之或用趣事佳话命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醪。宋代嘉泰年间修撰的《会稽志》记载:“越王句践箪醪劳师,终成霸业。”《吕氏春秋》曰:“越王之栖于会稽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百倍”。

二、山阴甜酒。南朝梁元帝萧绎在所著《金镂子》记载:“吾小时,夏日夕中降沙蚊镯,中有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卧谈有时至晓,率以为常”。

三、越酒或越酿。《会稽县志》记载:“残唐五代,中原诸侯混战,而两浙十三州由于吴越王钱,重农桑耕织,故越酒行天下”。清代方浚颐的《梦园丛说》中记载:“京师酒肆中,亦以越酿为重,朋友轰饮,日在醉乡”。

四、绍兴。《调鼎集》卷八记载:“惟吾越则不然,越州所属八县山会、肖、诸、余、上、新、嵊,独山、会之酒,遍行天下,名为绍兴,水使然也。如山阴之东浦、潞庄,会稽之吴融、孙簖,皆出酒之数,其味清淡而兼重,而不温不冷,推为第一”。

五、女酒、女儿酒、花雕酒。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详录: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既漉,侯冬陵地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清代梁章钜《浪迹续谈》卷四记载:“最佳者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即开酿数坛,直至此女出门,即以此酒陪嫁,则至近亦十许年,其坛率以彩绘,名曰花雕”。

绍兴酒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发展,才成为现在的绍兴酒。如上所述,绍兴酒最初名为醪,醪是一种带糟的浊酒,也就是当时普遍饮用的米酒。这种酒与今天的绍兴酒不同,但它无疑是今天绍兴酒的滥觞。到了南朝,就发展成为山阴甜酒。第一次将酒与其产地山阴相结合,并冠以地名。南朝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中记载:“梁元帝尝为吾说,昔在会稽,年始十一,便已好学,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闲斋张葛帏避蝇独坐,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百子全书》),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清人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认为后来的绍兴酒是从这种“山阴甜酒”开始的,并说:“彼时即名为甜酒,其醇美可知”。无独有偶,清代另一位大文士洪亮吉((1749-1809),江苏武进人,字君直,别号北江,又号更生君士,清乾隆五十年进士,官授翰林院编修)在《北江诗话》卷一中,对山阴酒就有过很高的评价,其曰:“山阴酒始见于梁元帝《金镂子》,并呼之为甜酒。改前代酒最著名者,曰:宜城醪、苍梧酒、京口酒、兰陵酒、霅下酒及酒泉郡,本以酒得名。余曾历品之,究以山阴酒为第一。酒泉郡酒及霅下次之。兰陵酒今忻州兰山县,酿酒法已失传。若宜城、京口酒《南史·邵陵王伦传》称‘曲沃酒’,皆重浊,又失之太甜,与今吴中之‘福真’、锡山之‘惠泉’相等,未见其美也。”洪大师,江苏人士,对绍兴地产酒如此评价,可具客观公正性!今天的绍兴酒也是略带甜味的,尽管爱喝绍兴酒的人并不喜欢甜味太重,但就绍兴酒本身来说,确实是质愈厚则味愈甜,而且这种甜酒冠以“山阴”二字,以产地命名,自必不同于一般地方所产,似乎带有现代的原产地域或证明商标之含义了。从这意义上讲,先人着实不简单哪!由此不难推想,绍兴酒的特色在南朝时已经形成。

唐宋时期,越州所产佳酿,以郁香醉人出名,称为“越酒”,越州始以“醉乡”名世。公元1131年,宋高宗改元为绍兴元年,绍兴酒遂堂而皇之冠以“绍兴”之名。宋高宗赵构驻跸越州,取“绍万世之宏休,兴百王之丕绪”意,于翌年改元为绍兴;又仿唐德宗幸梁州故事,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由来。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称绍兴路。明、清复为绍兴府。民国24年(1935),设绍兴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设绍兴专区,1952年1月撤销,1964年9月复设绍兴专区。1983年7月撤地建市,设省辖绍兴市。自南宋高宗始,绍兴之地域名不曾有变更。《调鼎集》序言中写道:“吾乡绍酒,明以上未之前闻。此时不胫而走,几遍天下矣。”这说明当代前没有听说过绍兴酒,此时绍兴酒声名传播天下了。《清稗类钞•饮食类》说:“越酿著称于通国,出绍兴,脍炙人口矣。故称之者不曰绍兴酒,而曰绍兴”。由此可见,绍兴酒名气之大,对绍兴当地之重要,以致于不直呼酒名而已地名代之。自清代始,随着绍兴地名固定及深入人心,绍兴酒的名称也就慢慢固定下来。以后的古籍史料多以绍兴酒称之。

ashine19(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