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顾茅庐的故事,主要人物当然是刘备和诸葛亮。刘备足足年长诸葛亮二十岁。有意思的是这一长一少,命运却是大同小异,都是遭逢乱世,又都幼年失怙,皆背井离乡,流徙飘零。
光阴荏苒,再有三四年刘备就是五十岁的人了,折腾了大半辈子,也没捞上个正儿八经的官做,反倒像条丧家狗,在北边被曹操等大小势力挤对得站不住脚,只好南窜;好在经过自个儿这二十多年的苦心编排,穷竭白话,总算叫人知晓了自己乃是西汉高祖刘邦的龙脉真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第搭拉搭拉代嫡孙儿,居然让割据荆州的军阀、同为帝室之胄的刘表认可,并收留了他,派他到辖区襄阳主事栖身。刘备来到襄阳,这一消停下来,人可就闲不住了,好听点儿说,他是久蓄鸿鹄志,打年轻那时辰就盘算着有一天自己也会发迹,也能出人头地。可这话在老百姓嘴里,就不那么好听了,叫做枭雄、山大王或大野心家。其实涿地的人都知道,刘备一家子是个外来户,是刘备他爹他娘,拉着打狗棍从四川要饭要过来的……
话说川北有一刘姓村庄,据传似是刘邦当年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赶进四川,后来刘邦为争夺天下,依仗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奇计,出蜀时丢下的孑遗。到了刘备爷爷这辈儿,朝廷里头宦官得势,天下大乱,百姓死的多,这刘姓村庄也不例外,饿殍横路无人埋。刘备的爷爷是个看风水的,乱世无生计,家里穷得有日子揭不开锅了,刘备的爹就问他的爷老子:“都说您会看风水,到底灵不灵啊?爹!您瞧瞧,咱家都穷成这个奶奶样儿了,您咋就不给自家看看?找块富贵地,别都饿死呀!”老风水长叹口气,抹了把老泪,凄苦道:“儿呀,在这儿想过富日子,是没指望了……爹老了,目下,也真撑不住了,窝儿是挪不动了。以前怕你们撇下我自己走,爹不敢说。今儿个,为了给咱刘家留条根,你拉上媳妇往北走吧,要是命大,能活下来,只要看到有牛卧房顶、车挂树腰的地界儿,脱下鞋子掂量有九斤重,就是你们的落脚地。切记,扎住根后,就不要再回来了……”老风水说着闭上了眼。刘备的爹一把火烧了破屋,葬了父亲,就挥泪北上了。两口子万里求乞,风刀霜剑,雨煎雪熬,春过秋至,冬去夏来,真是无常路上打滚,黄泉汤里泡澡。草青草黄,记不清是第几度了,这一日傍晚,雷雨交加,夫妻俩你扶我拽地挣扎到一个不大的村头,饥饿疲累折磨着两人的生命。俗话说,灯油将尽,火苗还会跳几下哩,何况两个寻找福地的人!就在他俩支持不住,摇摇欲倒时,突然一道闪电,照出前面一株蓬硕的大桑树,树杈上挂着一架纺车,二人神情不由一振,同时喊道:“啊!车挂树……”抢前几步,栽倒在大树下。待他俩醒来,已是两天后了,而且躺在村民家的炕上,知道是好心人救了他们,一问果然如此,原来这村子叫五丈桑,也叫大树楼桑,就因村头大桑树冠盖如楼得的名。他俩找鞋子想下地,老乡拿着鞋打外面进来,笑道:“你们这鞋,蹅得真叫可以,足有九斤沉呢。”夫妻俩闻言一愣,随之会心地相视一笑,穿上鞋,吃了老乡送的热饭,有了生气,走出屋门四下一望,突然媳妇叫道:“快看那边!”男人顺声望去,只见村后高坡上一头牛正趴着歇息,坡下的房顶恰与坡平,正应了爷老子“牛卧房顶”那话。三样全都应验了,两口子决定在此落户,和村人一说,大家都很同情,还帮他俩收拾出村边一处荒宅,从此涿县就有了刘备爹娘一家。这两口子原本就有一套织席编草鞋的好手艺,地方又广有苇塘、秸草,编织材料不乏,席履买卖也还好做,生活倒也过得去,不二年就有了刘备。
长大成人后的刘备,因耳大臂长,相貌奇特,又读了几年书,晓得了老刘家先人中有一个叫刘邦的混混,趁秦末大乱,抖机灵儿造反起事,说啥自己是老娘在湖边神石上跟神龙梦中媾和结下的龙种、后又挥剑勇斩双头蛇(喻指秦始皇、二世父子),竟还真的得了天下,坐上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受此启发,刘备审时度势,将自己吹嘘成汉室宗亲,处处都以正统标榜,专意笼络人心,罗致人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