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浪漫的白鹿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离成都市区60公里,从成都市区驱车80分钟即可到达。白鹿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宗教人文资源。白鹿场老街,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九年,是成都市的十大古镇之一。1860年,法国传教士洪广化带着圣经和他法国式的浪漫来到了白鹿镇,依山傍水选址建造修道院,其上书院为培养高级神哲人员的高级修院,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镇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90%,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其秀丽独特的景观,尤以"青藏高原冰川漂砾"地质奇观蜚声中外,作为国家级龙门山地质公园核心景区的塘坝村,大小百余溶洞奇特各异,有石笋、石钟乳、石幔、石柱、石瀑等各种造型景观。"白鹿渺渺随仙惟古镇鹃啼依稀蜀韵,丹花盈盈语客有教堂诗唱仿佛欧风。"著名诗人流沙河的题诗,描绘出一幅如仙境般的水墨画。历经"5.12"大地震洗礼的白鹿,旧貌换新颜,鳞次栉比的法式建筑,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色彩斑斓。法式风情街、中世纪城堡、遗址公园、中法桥、溶洞飞来峰、白鹿民宿乡村酒店……形成了今天独特的风景线。收拾好您的心情,打理好您的行装,准备展开一场梦幻浪漫之旅吧。浪漫白鹿欢迎您!
白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宗教人文资源。白鹿镇,名源于白鹿山,《华阳县志》等古籍皆有对白鹿山的记载,今通称白鹿顶。其形如覆钟,突兀于群山环抱之间,风光无限。《华阳国志》载: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秋,秦伐蜀 ,蜀王败绩,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由此可见因此,白鹿见证了古蜀国的覆灭,白鹿之名源远流长。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即在山麓白鹿河东岸兴建白鹿场,后在沿河高滩营建街道,俗称河坝场。
白鹿镇位于彭州市北部、白鹿顶东部、白鹿河上游,东部与什邡市接壤,东南部连红岩镇、葛仙山镇,西靠通济镇,北邻龙门山镇。幅员面积7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84亩。辖白鹿场社区、白鹿村、水观村、关沟村、塘坝村、回水村、天台村、红华村、三河店村共9个村社区。全镇总人口10124人,以汉族为主,有藏、羌、彝等3个少数民族。镇政府驻地白鹿场,距天彭镇35公里。交通方便,有小(小鱼洞)夫(什邡市三河镇夫子院)公路过境。
白鹿镇全境属山地和林区,白鹿河如一条白练,由北向南迤逦全境;白鹿山宛若一口古钟,倾覆突兀于群山环抱之间。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300毫米,气温偏低,雨量丰富。粮食生产以玉米、土豆为主,盛产药材、茶叶、棕片、生漆,林木、矿产资源丰富。白鹿境内有罕见的地质奇观--巨型灰岩冰川漂砾,这是目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世界级地质科学遗产",受到国际国内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塘坝子集峰丛、溶洞、深谷、峭壁景观于一体,是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白鹿镇森林风景优美,生态环境别致,动植物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全镇共有寺庙宫观遗址17所,均为佛、道两家所建,道教二十四治之漓沅治也位于境内。清代末民初,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此创建教会活动场所多处,以上书院(领报修院)和下书院(无玷书院)最为知名,其中上书院为培养高级神哲人员的高级修院,至今保存完好。
近年来,白鹿镇建设中法风情小镇,以避暑、度假、科学考察、宗教、商务为主的旅游业正日趋形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