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建制改革

家乡区县: 李沧区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青岛地区昔称胶澳,公元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1]。而青岛地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周
青岛境内建立了夷国(今蓝村)、莒国(都城计斤,今胶州)等诸侯国。东周时期,即墨(今平度古岘镇)为齐国第二大都市,东部统治中心,是西周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秦朝
天下分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胶东郡的郡治即墨均位于今青岛境内。琅琊(原胶南)还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次驾临琅琊(原胶南琅琊台)[4]。

西汉
设胶东国,定都即墨,汉武帝即位前被封为胶东王,即位后封其弟刘寄为胶东王。历代胶东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东省现存规模最大的王陵。

西晋
不其城(今青岛市辖城阳区)成为长广郡的郡治,法显印度求经回国,于崂山登陆,由长广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不其城为东青州的州治。

唐朝
密州板桥镇(今胶州)成为著名贸易港口,设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关),宋朝更是与广州、泉州、明州并称为四大市舶司。

明朝
设立鳌山卫、灵山卫(今黄岛灵山卫镇),鳌山卫辖浮山所(今市南区东)、雄崖所(进即墨丰城镇),灵山卫辖夏河所(今黄岛琅琊镇)、王徐寨所。许铤奏请青岛口、沧口、金口镇等港通商获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近代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占领青岛,遂青岛欧式建筑群将德国远东舰队司令部设在青岛。康有为藉此上书光绪,引发戊戌变法。1898年3月,清政府签署《胶澳租界条约》,胶州湾畔的小渔村由此成为当时远东最繁忙的建筑工地,并以自由港的身份被拉入到世界格局中,德皇威廉二世将租借地内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岛成为亚洲唯一战场,同年11月,日英联军占领青岛。

“一战”结束后,1919年英、美、法等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将青岛的主权和山东的权益一概交给日本,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为纪念该运动,青岛修建了五四广场,该广场现已成为了青岛的新标志。

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后改胶澳商埠局),下辖青岛市,直属北洋政府。

1929年4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改胶澳商埠局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同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确定青岛为特别市,属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

3.8 新中国成立后
1984年5月4日,青岛市成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1986年,青岛市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8]。1992年,设立国家级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青岛保税区。2003年,设立国家级青岛出口加工区。2004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园区。2006年5月,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9]2008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港区。

2011年1月,国家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作为其核心城市、龙头城市。

2012年,经国务院批复,青岛市区划调整为六区四市: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六个市辖区和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四个县级市。

?ve笑★忘不了(2014-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