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生卒年代不详,魏氏女,西汉谯城(今毫州市谯城区)东魏村人。名木兰,后称花木兰。其父名弧,乃汉初千夫长。木兰秉承父志,自幼习武,尤工剑术。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单于(冒顿单于之子,名稽粥)大举入塞,杀掠甚众。文帝大征天下臣民抵御,木兰父当往,然年已老迈,木兰弟尚年幼。木兰悯其父老,便替父从军。木兰初为戍卒,立功后升为小校,后晋升为将军,戍守燕山南麓之曲逆。驰奔沙场,屡建战功。木兰从军12年,人们都不知她为女子。天子因其有功,封她为尚书郎,木兰没有接受,只恳求回家探亲。到家后。木兰脱去戎装,换上女服,随从惊讶不已:木兰原是女子。
木兰墓位于亳州城东魏村北,冢丘高大,苍松环护,翠竹成林,乡人又为其立祠,每年四月初八为木兰生日致祭。
木兰戍边之地名曲逆,即今河北省顺平县,该地人民为感激木兰的恩德,从汉代起就为其立庙建祠,历经多代,香烟不绝。唐朝乾封元年,唐高宗偕武则天到泰山封禅,路经亳州,游老君庙和木兰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兰为"孝烈将军"。
孝烈将军
木兰替父从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皇上先知她不受封赏。后又听说她还是一位未出阁的女郎,而且貌美,欲纳其为妃子,下旨召木兰进京。皇上一见,木兰果然是位绝色佳人,喜不自禁地说:"孤王见你才学过人,武功高强,忠孝皆全,国色天香,想把你封为妃子,不知意下如何?木兰闻说如雷击顶,暗暗想道:从前昏王因迷恋酒色,祸乱朝纲,以致国势衰危。今四方稍定,不思治国安民,反而封宫选妃,岂不又要重蹈覆辙?她蹙了一下眉头,说道:"皇上恩泽,怎敢不受?只是小女子自幼立下3桩誓愿,若不实现,永不嫁人!"皇上心喜道:"这好办,你说吧,不要说3件,就是30件、300件.孤王不惜千斗金,万斗银,也要办得使你满意。
木兰说:"其一,小女子替父从军,一为尽孝,二为尽忠,三也是为天下女子争一口气。小女子认为天下男女均为人,各有长短,男子做得到的,女子未必不能做到!自前朝实行科选以来,未有女子应试人选者,诚请陛下颁一道圣命。让天下女子也可习文弄武,开科人选,为国尽忠。"皇上听后一愣。木兰又道:"其二,天下之大,当今女子竟无立足之地:在娘家说是人家的人,到婆家须姓夫家的姓,出嫁叫'姓人',恳请让男女均可自立门户。男可娶女,女也可娶男。男娶女时,生儿育女随夫姓,女娶男时,生儿育女随女姓……"皇上不解道:"这是为何呢?"木兰说:"不如此,世人就认为只有男子能传宗接代,女子不能,这样,就将后患无穷。木兰又说:"其三,无论庶民还是皇上,均须一夫一妻,违者罚罪……"皇上听完这三愿.哈哈大笑说:"真是女子之见啊!自古男女有别,孤王岂能改变。
傍晚,皇上下了一道圣旨,封木兰为贵妃,木兰问起誓愿的事,皇上只字未提,木兰遂称病不往。一连三道圣旨,木兰见逼,知道无望,便手书"天下安好"4个大字。"安好"是什么意思呢?拆解起来就是:室中有女方为安,有男有女、男女平等方为好。木兰写好,置于案上。望了望窗外苍茫的天空,然后自缢于画梁。皇上得知,心中惊惭,见木兰所书"天下安好"4个大字,不解其意,命人殡以厚礼,于亳州东郊5里魏园村下葬。
后人为纪念木兰,在她家乡修建木兰祠,大殿上书唐高宗御赐的"孝烈将军"4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