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的当归

家乡区县: 甘肃省宕昌县

   哈达铺是甘肃省宕昌县的一个小镇,位于县城以北35公里处,国道212 宕昌当归种植基地线的交通要道上。这里一向有种植当归的习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和种植技术,这里产的当归质量堪称全国第一。当时,哈达铺归岷县管,当归大多运往县城销售。所以,外界称这里出产的当归为“岷归”.

   宕昌县位于甘肃南部白龙江上游的岷江之滨,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和西秦岭余脉的交错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亚热带、暖温带、高寒带气候互相交错,高山、河谷、丘陵错落相间,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性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天蓝水碧,草青林密,物产众多,是以农牧业生产为主、没有污染且资源丰富的绿色田园。

   宕昌物华天宝,资源富集,以药材、畜牧、洋芋、林果为主的特色产业资源,铅、锌、金、银等为主的矿产资源,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以及水力资源都十分充裕。国道212线纵贯全境,正在兴建的兰渝铁路、兰成铁路、兰海高速穿境而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这里成为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商贸流通中心。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的迅速升温,宕昌县进一步加快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到之处,道路宽阔,交通顺畅,高楼低舍,美轮美奂,宾馆和餐饮服务设施应有尽有,从而全方位完善和提高了作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宕昌县域的整体功能.

  宕昌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古宕昌国时代。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当归、大黄、党参、红芪为主的“四大家药”种植格局。1961年前宕昌县属岷县管辖,哈达铺、理川与岷县接壤,而岷归品质最好者为理川、哈达铺所产。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姜维在宕昌一代拒魏,曾捎当归给其远在天水的母亲以示思念之意.

  1984年,宕昌所产当归、大黄、红芪、党参均获外贸部“出口荣誉证书”。根据省药检所检测,宕昌所产药材均符合2000年版药典标准,称得上同类药材品种中的上品。2005年,宕昌哈达铺当归生产基地通过国家GAP生产基地认证;2006年,15万亩中药材通过产地环境认证;2009年,当归产品已通过省农牧厅专家初评,报农业部特批。宕昌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当归、党参、大黄、红芪四大宗药材的原产地.

   宕昌县当归野药变家种,早于汉代,在上千年的优胜劣汰、野药家种的演变进程中,宕昌境内所产药材以药效独特、品质优良,深得市场青睐。21世纪初,宕昌县紧紧围绕把宕昌建成“药材重点县”的目标,通过建基地,兴加工,活流通,扶企业,创品牌,有力地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发展,使中药材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如今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年均达30多万亩,年产量达2020万公斤,产值达1.2亿元。[3]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甘肃省宕昌县中药材开发服务中心申请对“哈达铺当归”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1年9月13日准予登记。

 

期待@梦转(2014-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