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景区兴建最早的景点花木兰祠,始建于唐于唐代,后金太和年间(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城镇酒都监乌答撒忽刺重修大殿、献殿各3间,并塑木兰像。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2500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该祠僧人坚科、坚让等,再次募资修祠、立碑、至20世纪四十年代,木兰祠占地万余平方米,各类建筑120余间,另有祠地400亩,住持僧10余人。祠围墙内外,植有柏树、槐树。大门过道两侧,各有一泥塑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像,献殿内塑有木兰戎装像,后楼塑有木兰全家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府、名人撰文、题诗、书画及60余通香火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木兰生日),周边的官府带领乡民前来致祭,后发飞展成连续五日的香火古会,每日接待客人10多万人。可惜,这座恢宏壮观的祠宇,1943年毁于战火。现存有元代、清代祠碑两通,碑文详细记载了木兰身世、英迹和历代修祠情况。
为了进一步弘扬木兰精神,虞城县政府聘请高级专家制作了重修花木兰故里旅游景区的详细建设规划,占地160亩,总投资5050万元。景区内有花木兰祠、花木兰故居、花木兰花园、花木兰文化广场、花木兰武馆武校、花木兰陵园6个景点。现已投资350万元,建成了花木兰祠、花木兰文化广场、花木兰陵园对游客开放。商丘市政府决定,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木兰文化节”,现已举办4届,每届前来参加木兰文化节的中外游客达数十万人。国家邮政部还于2000年在这里举办了“木兰邮票首发式”,使花木兰成了世界人民加强交往的友好使者。 花木兰故里旅游景区,于2001年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