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遇仙寺

家乡区县: 四川省峨眉山市

遇仙寺

遇仙寺原为清圣怀和尚茅蓬,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圣怀云游归山后将其扩建为寺,因寺后“遇仙洞”而得名。遇仙寺地势特殊,洞处峭壁之腰,虽斗室蜗轩,与宏楼画阁相比却别有韵味。周岩畔苍苔如乱发,缠挂古藤下垂十余丈,缕缕不断,人称“普贤线”。传说普贤菩萨在悬岩绝壁意留此线,引渡游人攀登顶峰。

遇仙寺虽是一座小庙,但颇清雅。殿堂规模虽小,但环境优美,着意利用局部地形的险奇创建不寻常的特异景观。此殿曾一度荒败,如今已修复如故,为木结构建筑,现尚完好。并在下方新建一座斋堂。寺前如筑保坎,配置扶栏,供游人坐息观景。大殿中供普贤像一尊,供信士朝拜。寺后,有一洞,世传此地屡遇神仙指道,故名遇仙洞,曾是汉著名隐士窦谊隐居的地方。这山洞有一奇特之处,储放新鲜蔬菜,经久不黄不腐;如把萎缩了的蔬菜放在里面,到第二天,自会回青回新。

何满子(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