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话,溯其祖追其源,乃系闽语系的一种。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原汉族从秦、汉、唐、宋、元、明不同时期分成几拨途经古蒲田暂居而后迁居于雷州半岛。早在秦朝初年(公元前221年)就有一拨蒲田先民迁入雷州半岛,到汉鼎六年(公元前110年)在今雷城便形成了雷州话的雏形,又南宋末年,因战乱,莆田先民大量移入雷州半岛。先民在此繁居,广散闽南文化于雷,后逐成自为一体之雷州话(非黎话)。 雷州城的雷州话是雷州话代表方言,因为雷州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出版有《雷州话注音字汇》、《雷州话方言词典》和《雷州方言志》等。在雷州半岛。 雷州话与莆田话、海南话、潮州话同属“姐妹语系”,属闽南语系的一种次方言。雷州方言始于秦汉,由入粤的汉人带来官话及闽南语(莆田话)逐渐与当地俚语交融,形成本土化语言。雷州话有17个声母,47个韵母,8个声调,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其词汇、读音、语法等方面逐渐与母语、姐妹语产生了差异性变化,深化为雷州半岛的地方语言
雷州话方言可分为“性质状态”和“俗语、谚语、歇后语”两个大类。其中性质状态涉及的与官方语言相近,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而“俗语、谚语、歇后语”便是雷州方言中的一大特色,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雷剧,墓志铭,涉及天文地理,衣吃住行,时令,文化教育,迷信,动植物,人品,行为性质等方面,有单音词,复音词,又可分为AABB式重叠,ABAB式重叠和ABB式重叠等。例如:高高厦厦(形容人或物很高),靓靓啦啦(形容人长得很漂亮),星夜星夜(用于责备某人眼光不好,太马虎)等。
雷州话中保留的古汉语很多特色,例如在人称上,雷州话就很有古味,白话文中的“他”或“她”,雷州话却用“伊”字。还有在第二人称代词“你”字,雷州话却用“汝”字(很多人写雷州方言是都用“鲁”字取代“你”,这是不正确的写法,只能起到谐音,但没有一点含义),另外,在时间上也保留着古老的时刻,如果一个外地人听起来简直是要古汉语词典了,例如:日斗(中午),船年(前年)等,很有味道。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是,雷州话中的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状语一般位于谓语之前,但雷州话如今却依旧保留着这个古汉语状语后置的特点。例如:在现代汉语中的“你要多吃一点。”而雷州话却把“多”这个状语放到了“吃”谓语之后,形成了“你要吃多一点。”
雷州话中的读音也和普通话一样有书面和口语两种,但口语在雷州话平常交际中十分普遍例如“黄”就有两种读音,分别为“ui5”(口语)和“huang5”。 雷州话中的不定冠词也有异于现代汉语的,这可能也是地方特色吧。如果写入作文的话,你真的不知应该是对还是错的,如:普通话中称一只鞋,而雷州话却说成“一脚鞋”,还有一丛树(一棵树),这些和闽南语是一样的。 还有本音字,但由于历史的发展,这些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雷州话的古老。例如:“湿”字,雷州话中就有“dam(类似“淡”字的雷语)”的原字为“氵耽”,现只能从语言中感受这个字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