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中国独有的酒种,而“双头黄”黄酒是中华黄酒这一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是河南安阳的特产黄酒。其酿酒原料独特,采用了产于北方的小米和稷米,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饮用方法独特,毋须加热或添加其它作料,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一、原料的采购
汤阴火龙岗(距宜沟镇东9公里)为全国著名杂粮种植基地,当地种植特色为纯天然。我厂80%生产原料从火龙岗购进,一少部分从山西购进。
二、生产工艺
选料→去皮→浸米→煮饭→散冷→糖化(加麦曲)→落缸→搅拌→封缸(加蜂蜜)→抽酒→压榨→过滤→澄清(加冰糖)→催陈(≥18个月)→配酒→包装→成品
三、工艺介绍
“双头黄”的口感分为:甜黄型、半甜黄型、干黄型。其中以冰糖、蜂蜜为添加原料的黄酒是黄酒领域的一大特色。
清代咸丰年间,邺(今安阳)南首镇——汤阴县宜沟镇,紧邻南北官道,交通便利,商贾云集。镇上有一家酒店,主人叫郭老俊,在酒店后边还有一个酿酒作坊。该作坊用小米、稷米、麦曲为原料,取古井泉水,用独特的配方和工艺酿造一种酒。此酒除了具有一般酒功能外,还能舒筋活血、调治内伤,很受当时人们的喜爱。此酒因为是用两种黄米作原料,所以人们就给它起名“双头黄”。加上主人乐善好施,颇受乡亲敬重,因此生意非常兴隆。
有一年,镇上的一家杂货店夜间突然失火,抢救不及,把店铺和货物烧个干净,只有两缸冰糖虽未烧尽,却已烧化成了酱红色,店家倾家荡产,悲惨凄凉。酒店主人郭老俊见了,甚是可怜,就送了些钱财帮他们安家糊口,再图生计。那一家人很是感激,就把那两缸烧糊的冰糖送于郭老俊。
郭老俊觉得这样的冰糖扔了可惜,就琢磨了一个办法,叫酿酒的伙计在酿制酒的过程中掺杂些冰糖,试试是何味道。结果出乎意料,做出的酒颜色橙红透亮,而且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十分好喝。从此,“双头黄”酒里就增加了红冰糖这种原料,这种工艺一直保持到现在。
双头黄酒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根据检验结果表明,每100毫升黄酒含有1.4-2.0克蛋白质、28-100克碳水化合物,还有钙、镁、磷等无机盐和铁、铜、硒、锰等微量元素。由于采用的酿酒原料不同,而从营养科学的角度出发,小米和稷米的营养价值远高于大米和糯米,因此“双头黄”黄酒的营养成分也优于其它黄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