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县薛家窝头的制作

家乡区县: 廊坊市大城县

薛家窝头起源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光绪年间曾经作为慈禧太后的贡品,被御口亲封为“黄金塔”。由于这种窝头的工艺独特,营养丰富,口味香甜,所以历经150多年常盛不衰。 薛家窝头的选料和制作方法正符合医食同源的原理,以糜子米、大黄豆两种纯天然绿色原料为主,辅以其他配料。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肪,粗纤维,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经常食用能调解人的中枢神经及新陈代谢机能,达到既防病健身,又满足人体所需营养的摄入。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其他面食难以相比的,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   薛家窝头在原料采选上很是严格的 ,所用的黄豆和糜子,经手工精挑细选,先将大豆和糜子碾去皮,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掺在一起,搅拌均匀,再上磨细磨,细萝,磨好的面,时间不能放的过久。在常温条件下,夏天要随磨随蒸,不能隔夜;冬天最多只能放置3天,否则蒸出的窝头就会变苦。和面和抟制技术也十分讲究,面团(俗称剂子)要均匀,上下不能偏差5克。在捏抟时速度和用力都要均匀,捏成上尖下圆、内有一洞,侧看如宝塔形状。蒸制火候也是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稍有偏颇,就难以得到好的效果。刚出屉的窝头要色泽黄润,看似罩着一层透明的膜,光亮油润,气味清香,入口细腻爽滑才够标准。 如今的薛家窝头,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饮食口味及营养科学,大胆采用其他绿色新原料,不断的深入挖掘技艺,研究开发出了多系列的小窝头,不断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要求 。

彭佳姗(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