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介绍
叶子原名叶仲寅,汉族,1911年4月出生,河北大城县安庆屯人,中国话剧演员,中共党员,民盟中央妇委会委员,曾被选为北京市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妇联执行委员。 叶子是中国话剧界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是一位献身于舞台艺术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她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进步的演剧活动,她在中国话剧百年的历史中,从事话剧表演艺术近80年,为中国的话剧事业付出过巨大的心血并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她参与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开拓,是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和演剧风格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是新中国的话剧事业功勋卓著的元老之一。
二、话剧人生
1935年她自北京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后,考入了当时刚刚组建的中国戏剧的最高学府“南京国立剧专”,成为了新组建的“南京国立剧专”第一届的学生,学习话剧表演。叶子是第一届学生中学历最高的一位新生。由于她的学识和文化修养很高,叶子很快在“剧专”展露出过人的表演天赋。实习演出《狄四娘》中饰狄四娘,《日出》中饰陈白露,《威尼斯商人》中饰波西亚等。毕业时正逢抗日战争开始,为投身抗日曾到汉口、重庆、成都、桂林各省市话剧团,参加演出过《前夜》、《放下你的鞭子》、 《秦良玉》、《名优之死》、《赛金花》、《天国春秋》等剧。1944年在桂林中共南方局领导下,举行“西南戏剧展览”,任大会委员会委员,并参加演出《茶花女》。抗战胜利后到上海,曾演出《清宫外文》、《悬崖之恋》及电影 《大团圆》等。解放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曾任演员队长、艺术委员会委员,演出《莫斯科性格》、《龙须沟》、 《骆驼祥子》、《明朗的天》、《日出》、《三姊妹》等。
除任演员外,抗战时期曾编辑《戏剧岗位》剧刊,并发表论文,抗战胜利后在上海戏剧学校任表演及台词课教员,解放后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训练班教过台词课。1954年获《明朗的天》演员奖,离休后获市妇联 “五好积极分子”奖状,罗马尼亚《钟鼓楼》电视剧优秀演员奖,北京人艺荣誉证书及“元老杯”,文化部话剧研究会荣誉证书,话剧九十周年纪念荣誉证书及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演员。著作有艺术回忆录《叶子》一书。
2007年是中国话剧运动100年,北京人艺的著名女演员叶子也步入96岁华诞。她是中国话剧人里的第一长者,是至今话剧界年龄最大、资格最老,而且依然健在的女演员。她在极具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中,曾先后为了话剧舍去了最亲的亲人,甚至包括她自己。
2012年8月26日5时30分,因病医治无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叶子,在北京隆福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三、为话剧付出一切
舍掉的第一个亲人是父亲
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叶子明确表示将来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到舞台上去演一辈子的戏,她因此在精神上与父亲“决裂”了,也成为了家庭的“叛逆者”,并偷偷报考了在南京刚刚创办起来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抗日战争胜利了,在外漂泊了整整10年之后,叶子回到了北京,回到一直没有联系过却又始终眷念着的家。 当天晚上叶子突然忆起,就在父亲过世那一天的夜里,自己刚好在四川郫县演出,她从来没有想念过父亲,这一夜却在梦中反复见面,虽然两个人没有说话,但是手拉着手互相凝视着,十分融洽,十分亲密。这是一种感应,或者说是自己对父亲潜在感情的表现。
舍掉的第二个亲人是丈夫
为了要不要继续坚持演戏,叶子时常和丈夫熊佛西发生矛盾,有时还争吵得很厉害。熊佛西斩钉截铁地说:“我明确地告诉你吧,演戏和理家是不可能两全的事,二者你只能取其一!”
经过反反复复的认真考虑和激烈斗争之后,叶子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演戏,放弃了家庭,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离开丈夫熊佛西,从上海回到北京。
叶子一生,为话剧事业付出了超常的辛劳和巨大的牺牲,功勋卓著,是一位会在中国话剧史、中国艺术史上重重记下一笔的表演艺术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