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字打天下 纵向拓展产业链
作为O2O平台,饿了么的自身定位是连接“跟吃有关的一切”。除了现有的餐饮配送业务,目前饿了么已经将触角延伸至商超配送等其他领域。“饿了么平台本身就是让更多商户来开店,让用户有更多商品品类的选择,以此撮合订单交易。随着我们知名度的提升,涵盖的跟吃有关的品类的想象力会更大,供应链上的很多类别如超市、蛋糕店、下午茶店都会接入。”他进一步向记者透露,未来饿了么会在北京地区进行更多尝试,现阶段已经同BHG(北京华联集团)开展了战略合作。
不过,尽管餐饮、商超、生鲜都属于“吃”的范畴,但各个细分领域对配送的设备要求及配送频率,都有所不同。“只是设备上的问题,未来我们可能会有汽车配送等多种形态,会超出你的想象。”张旭豪如上回应。
事实上,现阶段饿了么物流团队对于商超食品配送的涉足,可能更多是通过与其他重点布局商超业务的物流平台的合作达成,比如京东。这也是饿了么下一阶段的战略方向之一。就在5月7日的媒体沟通会上,饿了么首席战略官康嘉对外宣布将做开放的物流平台,接入更多第三方物流配送团队。据他透露,目前饿了么已经将京东物流、达达物流等20家合作伙伴接入自身配送体系,各地代理也在搭建中。此外,饿了么同时开发了一款名为蜂鸟配送的APP,未来计划吸纳10万个兼职外卖配送人员。
做第三方开放物流平台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各家企业之间进行系统对接,当顾客从不同入口涌入,如何高效有序地协调资源,并对各家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进行把控。张旭豪认为可以采用经济杠杆的理论解决上述问题。物流资源的协调和调度上,根据区分闲暇和忙碌的时段,对配送人员实行不同的薪酬制度,如忙碌高峰的配送费用高于一般时段几倍,而在对物流服务质量的把控上,可以将用户的反馈评价直接与配送人员的收益挂钩,通过价格体系信息的高速运转,控制他的服务水平。至于不同系统和购物入口间的对接,根据饿了么的设想,未来将通过智能系统进行调度,各个物流企业都可以看到对方物流人员及订单配送的状况。据他透露,现阶段上述智能系统可实现简单的调度,但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员效率及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