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洞庭湖

家乡区县: 湖南省岳阳楼区

洞庭湖,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3968平方千米,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 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 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 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 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洞庭湖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在东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  

洞庭湖流域即洞庭湖水系流经的广大地区,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27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016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的21%,其比重为长江流域各水系之首。洞庭湖流域覆盖湖南省大部和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重庆市部分地区,流域面积262,800余平方千米,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14%。因湘、资、沅、澧四水常遇较大暴雨,洪峰流量常超过河道安全泄量,造成洪水灾害。洞庭湖平原区为湖南农业主产区,以种植粮食、棉花为主,也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区之一,耕地面积约占湖南全省的六分之一,居住人口约占湖南全省九分之一。

流域西部为山地,海拔200~1000米;中南部为丘陵和盆地,海拔50~400米;北部为平原,海拔25~4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4~6月降水占全年一半左右,湘西北澧水暴雨区常形成严重洪灾;受“四水”和通长江“三口”(松滋、太平、藕池)入湖洪水和泥沙影响,洞庭湖逐年淤浅萎缩,蓄纳洪水能力减少,汛期湖区常发生洪涝灾害。

流域水能蕴藏量1861万干瓦,占长江流域水能蕴藏总量的7%。水能蕴藏量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177条,以沅江水能最富,达793.8万千瓦;湘江次之,521.7万干瓦;资水224万千瓦;澧水205万千瓦;湖区其他河流116.7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装机容量1233.6万千瓦,沅江约占一半,流域富航运之利,湖南省境内可通航16500余公里。

史载,洞庭湖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春秋时,梦在楚方言中为“湖泽”之意,与漭相通),本为华夏第一大淡水湖。当时的云梦泽横亘于湘鄂两省间,面积曾达4万平方公里,故司马相如《子虚赋》有“云梦者八九百里”之说。后由于长江泥沙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分,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着浩瀚的水面,称之为洞庭湖。

只有爱丽丝(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