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我的家3

家乡区县: 黑龙江省友谊县

湿生和沼生植物主要有小叶章、沼柳、苔草和芦苇等。其中以苔草沼泽分布最广,占沼泽总面积的85%左右,其次是芦苇沼泽。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而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 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1949年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垦耕作,先后建立4个国营农场管理局、50多个大型国营农场,开垦耕地4600多万亩,“北大荒”已一跃而成“北大仓”,成为我国最大的农垦区,是小麦、大豆等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此外,三江平原还有丰富的鸟禽资源和泥炭资源。

与此同时,本区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气候条件恶化,早涝灾害增加,风害加重,水土流失严重,珍稀动植物减少。今后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以防涝为主,涝旱兼治,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建立沼泽景观和珍禽、名贵鱼种的自然保护区。

其特点是:地表一般有10—15厘米积水,内长杂草,当地人称“水草甸子”;多潜育沼泽,也有相当数量的泥炭沼泽;有较厚的草根层,一般厚达30—40厘米。三江平原分布着大面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是我国宜农荒地开垦重点地区。

环境状况

如今,三江平获原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广大林区、农村和大部分农场的大气质量均属清洁级水平;除部分河段外天然水质良好。天然沼泽湿地面积尚有134.7万公顷,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已建成6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的濒危水禽是丹顶鹤与天鹅。

地质特点

三江平原是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北端的一个拗陷带,在大地构造上属同江内陆断陷。它是在前古生代变质岩、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岩组成的基底上,经第三纪拗陷(断陷)而形成的盆地。三江平原地势低平,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50-60米,抚远三角洲的黑瞎子岛最低,海拔34米。地面总坡降1/10000。在平原上零星分布残山和残丘,如卧虎力山、别拉音山、街津山、大顶子山等,它们的高度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由古生代、中生代页岩,中酸性火山岩和花岗岩所构成。

收获

三江平原的收获季节最让人向往,在广袤的田野上,渠道纵横、农机轰鸣、稻花飘香、麦浪滚滚,一个个领先全国机械化水平的现代化农场,生机勃勃,忙碌而殷实。冬日的三江平原又是寂静、闲适的,冬季有多么漫长,农闲就有多么漫长。在这片无数知青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的土地上,已有10个沿江县市作为一级口岸面向东北亚开放,生活安逸、祥和的老百姓开始梦想着更美好的未来

小金666(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