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太清宫

家乡区县: 扶沟县

  太清宫景区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东邻曹操故里亳州,北接古城商丘,南连淮阳,西北望十朝古都开封。北距陇海铁路50公里,东距京九铁路25公里,许亳高速穿越而过,311国道路过景区门口,围绕鹿邑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形成了起东连西,起南贯北的黄金交通枢纽。鹿邑太清宫是老子的诞生地,道教文化发源地,道教的祖庭和李氏之根。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11月鹿邑县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中国旅游强县”。

  太清宫始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初名老子庙。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大兴土木,修建殿宇;唐乾封元年(666年),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诏建紫极宫;唐光宅六年(684年),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并建洞霄宫以祀李母;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亲为《道德经》作注,并御书全文镌立《道德经注碑》一通,于天宝二年(743年)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唐朝太清宫分前宫和后宫,两宫相距一华里,中有清净河,河上建会仙桥相连;前宫住乾道,后宫住坤道。两宫共占地872亩,有殿阁六百余间。前宫午门耸立,御道坦直,宫内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等,太极殿内供奉老子塑像,殿前有铜铸八卦炼丹炉一尊,殿侧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实为老子任柱下史之标志;殿东有水井一眼,传为老子出生时九龙取水浴体处,故人称“九龙井”;宫内碑石林立,古树葱茏,清静幽雅,壮严肃穆。唐末毁于兵火。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赵恒亲临太清宫,大排祀典于宫,又于宫东侧镌立御书《先天太后之赞碑》一通,并下诏扩建庙宇;北宋末年“靖康之乱”时该宫又遭劫烬;金元时增修,明万历七年(1579年)再次修缮,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

  太清宫现存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阴阳柏、九龙井、望月井、灵溪池、柱下史之柱、唐道德经注碑、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金续修太清宫记碑、元执照碑、元圣旨碑、元海都太子令旨碑、清重修太极殿碑、老子诞生处碑、奥敦妙善石棺等等。

  2005年鹿邑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太清宫开发建设指挥部,对太清宫景区实施开发建设,分期分批为景区开发建设进行投资。目前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已经落成。包括:先天太后墓修复、山门、围墙、广场、神道、水系、绿化、碑亭、东西展廊、桥涵以及景区外大型停车场等。并对遗迹、遗址和古碑刻进行了保护和开发。

  2007年启动二期工程,包括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翰轩苑、道源碑林、三清大殿等景观景点修复建设,该工程工程已于2008年4月底全部竣工,现已正式对游客香客开放。圣母殿正在紧张施工中。

  老子文化广场2007年开始筹建,2008年4月底全面竣工。老子文化广场紧靠太清宫南大门,311国道南侧。该广场按太极八卦图案设计、循地天人和内涵建设,其规模和品位达到省市都市级广场水平。广场屹立的老子雕像高达27米,是全国最大的,与醒目的太极图案构成了道教祖庭最靓丽的标志。老子文化广场其工程之大,品位之高,文化蕴涵之深,都体现了鹿邑县委县政府创建高品位旅游景区的决心。

  太清宫整个工程建成后,将恢复盛唐时期的规模。成为集“文物保护、旅游观赏、宗教活动”于一体的大型景区,又是中国最能体现老子文化的主题宫观。它不仅吸引了无数国内游客,同样吸引了诸多海外游客。几年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不远万里来到鹿邑太清宫,或观光,或考察,或祭拜,颇有收获并满意而归。不少专家评论说:“鹿邑太清宫老子出生地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目前太清宫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子故里、道教祖庭、李姓祖根、道家之源。

  鹿邑县太清宫景区是旅游界的后起之秀,是中外游客心目中的“东方明珠”。

格子涂过的夏天、(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