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实验小学

家乡区县: 江苏省沭阳市

学校历史
编辑

宣统三年冬(1911)高等小学堂停办,两年后复办。
从1913年到1948年,高等小学堂必易校名,先后改称沭阳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模范小学,城中中心小学。
1948年春沭阳解放,淮海专员公署进驻城中小学,此时由朱少清等人另择校址,在城内大街办起跨河小学。是年秋,跨河小学移入四老巷东旁原学宫(儒学),同时更名为县立建陵小学。
1951年学校从儒学迁至城北公园西侧仓房,即今沭城公园路11号实验小学校址。
1952年,建陵小学由初级小学改为高级小学,实行四二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五个班学生200余人,教职工11人。1
953年,县立建陵小学改称沭阳县建陵中心小学。
1958年,建陵中心小学改称沭阳师范学校附属学校,扩大到14个班,学生700人,1962年7月沭阳师范停办,附小更名为沭阳县实验小学。
1968年4月,在历经一年半的两派分裂后实行大联合,成立校革命委员会,同时实验小学更名为沭阳县工农兵小学,军宣队、工宣队三度进驻学校。其间增设初中部。
1979年2月21日,沭阳县文教局根据学校报告,报请县革命委员会审批,撤销“沭阳县工农兵小学”校名,恢复“文革”前校名“沭阳县实验小学”。
1980年7月撤销初中部,恢复完整的小学体制,1-----5年级增至24个班。
1995 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名小学”,1998年被确认为“江苏省实验小学”。
2办学条件
编辑

硬件设施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沭阳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实小步入全面大发展阶段。规模不断扩大,校容校貌时有出新,育人环境大大改善。从86年起先后建起多幢教学楼、办公楼。配齐各类教学和实验室,普及电化教学,推行多媒体教学。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1995年,沭阳实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骄人的业绩入围“江苏省名小学”。1998年底,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实小被确认为“江苏省实验小学”。
目前,学校生均占地面积18.05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6.54平方米,生均活动面积4.15平方米,生均藏书量23.4册,均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的标准。
办学规模

学校分前后两个校区,现有91个教学班
师资力量

4332名学生,207名专任教师,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92人,高一级学历达标率100%,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0余名。
3学校荣誉
编辑

2014年学校先后获得“宿迁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宿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宿迁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宿迁市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学校被县人民政府评为教学质量“先进集体”,荣获2013-2014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在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上学校女子排球队代表宿迁市参加比赛荣获第五名。学校还连续三次被江苏省体育局、教育厅授予“江苏省排球特色项目传统学校”。

别来无恙(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