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红石砬子山

家乡区县: 内蒙古敖汉旗

“红石砬子山有宝藏九缸十八锅,不在前坡在后坡”,这是流传在金厂沟梁镇地区老百姓有口皆碑的一句古老的传说。然而这个传说,却有着不同寻常典故原由,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有一年,正月十五夕阳落山的以后,当地居民看见一个全身穿着红衣陌生的年轻美貌的女子来到井口旁边去打水,站在井口旁边有一个红公鸡在石台上引颈长鸣三声,那个穿着一身红衣的年轻女子和红公鸡,清晰可见,大红公鸡红冠抖动,威风凛凛;年轻的女子长发过腰,婀娜多姿,美轮美奂,煞是灼人眼目。正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公鸡和女子不一会就消失了。一时间,小村的人们骤然聚在一起谈论此事,在人们惊诧之时,上了岁数的人一语道破天机,这是埋在山坡前的宝藏“闹妖”,宝藏仙灵啦。看起来太平盛世就要到了,过不久“红门寺”就会重新修建。咱们的好日子就要来到了。这宝藏一“闹妖”,使这个美丽的传说更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红石砬子山落座在努鲁尔虎山脉北麓,盘踞在金厂沟梁镇境内罗洛营子村委会西南5里之处。远远望去,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蜂拥急簇,高矮参差。在青峰峦聚的山脉之中,一丛红峰凸起,跌宕凛然,高耸云端,令人驻足神往;到近处一看,呈现在你眼前的是千态万状,活像许许多多的造型艺术品,无不在参差中带着一种逸脱的神气,好像随时可以飞离地面似的。各呈奇状,或如鳄鱼盘踞、雄狮眺望、神龟北望、驼峰高耸、坐佛望日···这些奇形怪状的抖现无形不备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山峰的雄伟和神奇,勾起了人们无限壮观的遐想······

相传远早在隋唐之前,一位得道高僧云游四方,来到这里,慧眼扫视,眼前一亮,发现这里是一方风水宝地,山峰顶端一条巨龙盘踞在山巅之上,山脚下突起的巨石左看是一头雄狮把关,右看是一个巨大的鳄鱼伏身凛然守卫入口,各种神兽灵物自然落成,固守着片神奇的土地,于是高僧四处化缘修建庙寺,各路僧侣纷纷来到此处修行,方圆几百里的信男善女顶礼膜拜,香火旺盛,通过不断地修建,到了隋末唐初达到了鼎盛时期,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大寺庙——《红门寺》。居住在这里的僧侣们成百上千,暮鼓晨钟,吟经颂文,周而复始的修行打坐。每每重点节日,香客们成千上万,成了塞北地区一佛教圣地,僧侣们积善行德,普度众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了当地百姓的风土人情,这里呈现出居民安居乐业百业俱兴的繁荣景象。然而在随末唐初,国家无序,各路豪杰纷纷涌起,独霸一方,这片神奇的土地也经受了战乱的洗劫,一个武艺高强的恶霸看中了这座山峰关隘险要之处,于是带领一班人马,占据此地,起初还假惺惺的膜拜佛祖,祭奠山神,时间一长原形毕露,强取豪夺,无恶不作,危害一方,寺院的僧侣们早已发现这班人马的险恶之心丑陋之处,此寺庙该有一劫,于是方丈发出密令留下佛教咒语,悄悄地把僧侣们化缘来的和信男善女捐赠的无数金银宝物装在几十个大小瓮之中,埋在山坡之中,并告诫弟子们,这些宝物绝不交给强盗,等到盛世来临,有缘人才能得到,让他重建寺庙,弘扬佛法。强盗们发现宝物全部消失,便人性全无,在山上火烧寺庙,屠杀僧侣,下山后到处暴虐抢掠,无恶不作,祸害百姓,哪家喜事来临使都要首先把新娘花轿抬到红石砬子山顶,接受强盗们的摧残蹂躏,有些新娘姿色纯美,便不让下山,留在山上,强盗们长期霸占,使许多家庭喜事变成了丧事。面对没有人性的强盗百姓们苦不堪言,只有委屈求生,仓皇度日。一日,唐朝大将罗成平定北方率领大兵来到此处,百姓们纷纷来到帐前诉说苦衷,大将罗成听说此事,便义愤填膺,墨发直立,槽牙咬得咯咯声响,恨不得催马扬鞭马上冲上山峦,杀尽贼寇。然而熟知兵法久经战场大将罗成,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屏障,觉得强攻绝难取胜,恐怕恶贼伤及无辜,于是心生一计,巧办新娘,罗成原本俊俏青年,男扮女装显得更加娇艳妩媚,于是让手下偏将打扮成抬轿的轿夫和接亲送亲的队伍,按照当地民俗敲着锣吹着喇叭路过红石砬子山脚下,果然盘踞在山上的强盗们按照以往的惯例下山抢劫花轿,当喽啰们掀起蒙头布一看男扮女装的新娘娇媚无限,便一拥而上,罗成手下的偏将忍不住要动手,然而艺高人胆大的罗成一个手势制止了手下的人,用淡定的眼神告诫手下人不要功亏一篑,我自有主张,要手下的人实施第二套方案。强盗们撇下轿夫和接亲送亲的队伍连跑带颠把花轿抬上山去,向山大王呈献佳人请功领赏,按照惯例强盗们抢到一个美女,总是庆功摆宴热闹几天,酒足饭饱之后。当晚月明星稀,该是良辰美景,恶霸来到了洞房宰牛洞准备洞房花烛夜,此时罗成已换上轻装,大喝一声:“你这十恶不赦的恶贼!罗成在此,拿命来”!恶贼一听罗成大名,早已吓得三魂六魄皆无,说着迟那时快,罗成一脚踢翻恶贼,一掌拍死恶霸。于是罗成施展绝世武功,从洞里杀到洞外,此时山上的这群毛贼,一听到罗成大名,阵脚已经大乱,埋伏在山下的罗成大兵,杀声震天,这架势,就像顺风燃烧的上山火,席卷了整个山头,一举把山上的这伙恶贼全部杀掉。罗成当时把收押在山上的良家妇女全部释放,居住在十里八村的百姓连夜举着火把集聚在红石砬子山脚下感谢恩人罗成。后来大将罗成看好这个军事要地,和当地居民相安无恙,情如鱼水,把这里当做驻地的大本营,山前一望无际的平原当做练兵场,由于罗成兵马众多,铸造一个巨大的铁锅为士兵做饭,目前,当时做饭用的三块巨大的支锅石和罗成栓马桩子现在依然安静的矗立在这里。

年少有为的罗成文韬武略、大有运筹帷幄决胜在千里之外帅才之风范,摧城拔寨、百战百胜,为大唐李氏王朝江山建立立下显赫战功。然而,年少有为的罗成大寿该是73岁,可是他心机十足、放荡不羁、颇为自负,屡次触犯天条,损命折寿整整50年。他的亲姑表弟秦琼相互切磋武艺,彼此都说:把秦家锏和罗家枪的招式全部传授给对方,彼此发出毒誓:谁要是留下半招一式不得好死。罗成说:留下一招便乱箭穿心;秦琼说:我有一招不传便要吐血而死。然而罗成留下一招“回马枪”,秦琼留下“杀手锏”,彼此间都没能兑现切磋武艺之前的誓言,各自损了大寿双五年,后来一个是吐血而死,一个是乱箭穿心而死。再说放荡不羁的罗成开个天大的玩笑扶着骑马皇帝笑走三步,大寿损了双五年;颇为心机的罗成蒙眼残忍的杀死了10个面貌如花、武艺高强的妻子大寿损了双五年···一次罗成出兵打仗,坐骑宝马深陷横道子河中,对方一看罗成马陷河中,对准罗成人马万箭齐发,可是武艺超群的罗成一杆长枪上下翻飞,舞的风雨不透,再加上会避箭术口诀,虽然万箭齐发,罗成口诀一念大枪一舞,这万箭纷纷落入两旁,却不能伤害罗成人马毫毛,此时,天鼓一响,罗成深知大寿已到,罗成便闭口不言,放下手中大枪,双手捂上双眼,于是乱箭穿心而过,年仅23岁就这样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大将罗成,把这个营子叫做罗成营子;把陷马的地方叫做陷马梁。后来由于朝代的变更,年代的久远,方言口语的变化,罗成营子和陷马梁演变成今天的罗洛营子和椴木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每片土地都充斥着神奇的传说,目前,我们的国家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远景,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高度发展物质文化同时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当地政府和百姓正在多方筹划,招商引资准备重新开发,打造塞北佛教圣地和旅游景区。这个美好的愿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实现。

马春雪(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