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泾河纸台表演是泾河文化和农耕文化以及庙堂文化和草根文化的融合,是本土文化对多元文化的吸收、借鉴和整合的结晶,它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又有下里巴人的通俗,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7、泾河纸台表演含有浓重的宗教意识和强烈的童话色彩。其对荷花仙子的祭祀、膜拜,完全是民间宗教的艺术翻版;而其连贯的故事情节和仿生的舞蹈动作,完全是成人版的童话。
8、泾河纸台表演具有高台教化的道德层面的作用。——膜拜荷花就是膜拜一种洁身自好的精神,膜拜它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膜拜荷花就是膜拜一种奉献精神,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荷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这种完全彻底的奉献成了人们的精神偶像。
泾河纸台表演所需道具为纸台、扇子、担子等。其主要道具纸台原先是用芦苇扎成的四方框架,四周用麻纸糊成吊帘,以遮挡表演者的鞋和脚,台面上用荷花等装饰。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群众日益对纸台表演艺术要求的提高,枣坪人又用木条制作纸台框架,用丝绸做成吊帘,增强了表演效果。经过几代人的艺术实践,这些民间艺人们在纸台的四方框架形式上又增添了圆形的框架,极大的丰富了道具。纸台对表演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形而上的舞台。
泾河纸台表演对其舞蹈动作有严格的要求。每台演出,尽管就是那么固定的八位演员,而且就是在纸台这么一个方寸天地里,但在各场次的表演中必须根据角色的需要,要依次模拟扮演蝴蝶、蜻蜓、蜜蜂等,其难度可想而知;表演者的步法要采用小步剎脚跑,这样才能表现出行云流水的效果;表演者的手势也要根据角色的变换,分别表演出各种昆虫翅膀扇动的形态来;表演者在转灯时,临近灯的身体一侧手势低一些,另一侧的手势要求高一些,身体也要有相应的倾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表演效果。
泾河纸台表演原来纯粹是一种企盼丰收的民间祭祀仪式活动。后来,当地群众在此基础上又为其添加了艺术的成份,而成为一种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其表演内容多为《四娥女担花》、《七仙女下凡》、《八姐九妹游春》、《各族人民大团结》等,使其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了新的生机。
泾河纸台表演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历来深受当地群众和民间艺术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喜爱。但现在却面临着慢慢失传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很少有年轻人来学习这种表演艺术,30岁以下的表演爱好者已寥寥无几;加之表演者平时缺乏训练,表演机会又太少,表演者的表演技艺日渐生疏,这门艺术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泾阳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做大事来抓,为此专门成立了组织机构,将措施安排和组织实施都落到了实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