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行彩桥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每年的正月十一,揭阳市区彩桥如虹,行人如潮;花灯似海,夜空若昼。一年一度的“行彩桥”活动在锦饰花灯中拉开帷幕,成千上万的市民在暖意融融的初春中感受盛世佳节所带来的喜庆气氛。位于榕城打铜街的石狮桥是每年最热闹的地方,数以万计的人们将此桥围个水泄不通,大家一边行桥一边摸着桥头的石狮,默念佳句,祈望能够过个丰收、吉祥、安康的牛年。尽管人潮如涌,但是男女老少仍乐此不疲,到处荡漾着欢声笑语。彩桥周围悬挂着成百上千幅绣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贵吉祥”、“国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样的标旗彩幅,表达了人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除揭阳之外,普宁的洪阳,元宵节也有“行彩桥”之习俗。在洪阳人中,还广泛流传着:“十五夜行桥头”的习俗。这里的“桥头”说的是洪阳城里的“太平桥”。此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桥的两侧栏杆两端都有两头石狮子。每到元宵夜,洪阳人男女老幼便携手共同走过“太平桥”。还传说,走过桥时不能再回过头来看,回头看就不吉利了。同时,走过“太平桥”时,每个人必定要摸一摸桥两端的石狮子。
潮汕地区的“行彩桥”习俗主要在两个地方流行,一是揭阳榕城,一是普宁洪阳(称为“行头桥”)。

“行彩桥”分3回合进行。正月十一日晚开始的“行彩桥”,称为“行头桥”。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行头桥”时,人们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摘榕叶,日日有钱揸(拿)”,拿回家里插在门楣上,以祈带来好运。在“行头桥”中,不同年龄不同的祈祷语。如带着小孩的人说:“行桥头(或摸狮头),阿奴事事贤”;未婚的小伙子说:“行桥肚(或摸狮肚),娶雅嬷(即漂亮妻子)”;姑娘们拿石块或竹枝掷溪中说:“掷(或行)桥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怀孕的妇女说:“摸桥(或狮)耳,生阿弟”……等等。正月十五晚进行“行彩桥”的第二回合,称为“行二桥”。人们既闹元宵赏花灯,又“行彩桥”,达到高潮,但远远比不上十一晚热闹。正月十六日晚进行“行彩桥”的第三回合,称为“行尾桥”,整个“行彩桥”活动至此结束。

陈燕珊(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