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建国前私营商业2

家乡区县: 陕西省泾阳县

二、清时的盐、皮货、烟、茶业
清代,本县私营商业进入鼎盛时期。据《寄园寄所寄》卷2载,仅贵州江口一地“有泾阳陕西商人四百名”,其中不少是盐业经营者,以安吴堡吴家、社树姚家在两淮和四川经营盐业规模最盛。吴家在扬州设立盐务总号“裕隆全”,年收入银两数百万;姚家有“永聚公”、“永聚源”、“永聚全”、“恒顺益”、“恒顺合”、“恒顺源”、“天增公”七大商号,伙计数万之众。至雍正年间,本县商家富户争设商号,全县有商号131家,其中皮行30余家,以义信正、公兴和最为驰名。其时,陕西商人从新疆、西宁、甘肃、宁夏、陕北一带收购各种皮货,运回本县加工,随即出现很多熟皮手工作坊。据《李煦奏稿》记载,本县东乡的皮匠利用泾河水泡熟皮张,“每二三月起至八九月止,皮工聚其间者不下万人”。在本县加工的皮张“有猞猁、狼、豹、狐、羊之属,多产甘肃、西宁、洮、岷等地,运往湖广、江浙、汴、蜀等处销售”。水烟店15家,以祥盛永、丰盛源、义聚隆最为驰名。本县是兰州水烟运销的集中地,商人把水烟运到这里,再分别运往江苏、湖广等地。早在明末本县就成为兰烟的发运站,每年发货额“约三万金”(民国《韩城县续志》卷4《左懋第:崇俭书叙》)。清咸丰、同治年间,水烟贸易尤盛,利润大增,较明末增长百倍,“五泉烟自泾发者,岁得金三百万(李元春《桐阁文钞》卷4《天下有宣裁之端五论》)。清末,兰州水烟行销汉口、上海,“全年运泾之烟约二万数担(每担重240斤,相当于五六百万斤),约占兰州全年产量的三分之二”(《陕西清理财政书说明·厘金》)。茶叶店86家,以裕兴重、天泰通、协信昌最为驰名。本县当时是西北砖茶的制作中心,茶叶远销西域及俄国各地。据卢坤《秦疆治略》记载:“泾阳县官茶进关,运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光绪年间,著名大盐商吴周氏(人称安吴寡妇,今蒋路乡安吴堡村人),以盐为主,兼营其他,产业兴盛,商号分布江苏、湖北、江西、安徽、上海、四川、甘肃等地。

夕、颜(2014-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