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
三棵树乡位于开鲁县东北100华里处,东邻科尔沁区义庆和乡,东北与科左中旗巴彦召苏木接壤,北靠小街基镇,南与太平沼林场和道德相连。清末以乡域内一古柳生三杈而得名。1957年建三树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三棵树公社,1984年置三棵树乡。位于市境西南郊,距市府9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4.6万。宿宁公路过境。辖三树、包庄、韩圩、大陆、酒店、刘桥、张庙、朱黄、陈庄、朱庄、叶圩、韩庄、罗土塘、前周、杨圩、杨楼、佟圩、许圩18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麦、稻、棉、桑、菜为主。养殖业以羊、猪、禽、鱼为多。韩圩村有古柘树一棵,已有10000余岁。
气候
三棵树乡地处淮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气候条件较为优越,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6小时。
三棵树乡气候温和湿润,按中国气候区划,属暖温带的鲁淮气候区。根据年干燥度指标分析为温润气候类型,从季节干湿状况看,又属冬干夏湿春秋不稳定的气候类型。从4月份起降水量逐渐增多,6~9月为汛期,雨季开始期一般在6月下旬后期,结束期一般在7月中旬后期,这一期间雨量为全年雨量最集中时期。
经济
三棵树乡是农业大乡,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三棵树乡地处城郊,交通便捷,交易广泛,特别是划归宿迁经济开发区后,拓宽了与工业、与外界接触面,对组织农业剩余劳力离土进厂做工,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带动农业,十分有利。针对三棵树乡特殊的区位优势,乡党委、乡政府在积极引导农民扩大养鸭项目和种植大棚反季节蔬菜等高效农业外,还把劳务输出作为富民重要措施来抓,05以来,他们共向宿迁经济开发区各个企业输送产业工人3800个,今年春节期间,全乡村干部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利用一个月时间,动员1600名在外创业和打工的青年回乡创业和就业,使本乡剩余劳力都能有用武之地。
乡镇府从富民和强乡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全力做好自主开发242亩的“和谐家园”安置小区建设工作,使工程保质保量加快进行,全部竣工后,将使1998多拆迁户得到妥善安置,使他们安心创业和打工。另一方面全力做好进园项目服务工作。他们组织工商、税务、工业办公室工作人员主动登门到各企业帮办各种手续,提供信息,解决难题。今年2月,该乡有关部门帮助在该乡落户的教学设备厂扩大生产规模延长部分产品的产业链,使该厂的“宿宝牌”床垫投放市场后,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通过乡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本土产品“渔歌子”床垫已成为全市知名品牌,正积极申办江苏省名牌产品。君缘鸭业也在乡政府推动和支持下迅猛发展,目前已建成200亩饲养基地,形成有120户社员的鸭业合作社,实现了“公司 农户 基地”的肉鸭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模式。
一、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2002年全乡益都椒种植达到38600多亩,其他经济作物达到6400亩,订单玉米制种800亩,粮经比例达到4.5:5.5。
二、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全乡草牧场面积16万亩,为畜禽发展提供了条件,全乡大小畜存栏17782头(只),其中牛1036头,羊9360只,生猪存栏5715口。
三,林业发展速度快。2002年全乡对10000亩荒沼进行了造树封沙,种草1000亩。兴隆堡村、小方子地村共退耕还林7418亩。全乡有林面积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0.8%。现有路林、农防林、护田林共计120条2420亩。
优质西门塔尔、黑白花改良牛、小尾寒羊、绿豆、麻黄草、益都椒、白鹅是全乡主要特产。矿沙资源丰富,乡内有压裂砂矿2个。
三棵树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2003年为创建白鹅之乡,实施"1350"工程,鹅存栏8万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