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建设
1927年1月,为了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中共泾阳特支在县城第一高级小学召开国民党泾阳党部筹备处成立大会,大会通过妇女运动、农工运动、学生运动等五条决议案,选举共产党员耿觉、吴成襄、焦甫义、陈秉均为执行委员,陈靖、张守谦为候补执行委员。1927年4月5日,国民党泾阳县党部在“一高”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共产党员吴成襄等7人组成执行委员会,吴成襄任主任委员,周定午为监察委员。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次年,新组建的国民党陕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派员来本县,解散县党部,成立中国国民党泾阳县党务临时办事处。1931年,改为中国国民党泾阳县党务指导办事处。1942年1月,更名为“中国国民党泾阳县党部”,将民主集权制改为书记长制。县党部设组训股、宣传股、民主股、总务股,编制7人。书记长下设于事、秘书、录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党中央部署,国民党泾阳县党部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选出县党部执行委员5人,候补委员2人,监察委员3人,县党部的书记长制改为执行委员会制。
国民党泾阳县党部的下属基层组织是区分部。区分部设于各乡镇公所和政府机关,其成员大部分是公务人员和教师,也有少数学生。在农村也发展有少数国民党员。
本县解放后,国民党各级组织自行解散,国民党员到人民政府登记并宣布退出国民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