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元(1592年-1673年),俗姓林,名隆琦,字曾昺,号子房,福建省福清市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投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剃度出家,法号“隐元”。周游各地,遍访名师,崇祯八年(1635年),成为佛教临济宗正式传法者。两年后,为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四出募化,扩建寺院,使万福寺成为中国东南名刹。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万福寺僧众达数千人,出了不少学有专长的高僧,隐元因此被尊为一代僧杰,名扬海内外。永历八年(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隐元应邀率三十位知名僧俗,从厦门启航赴日本长崎,受日本佛教的主流之一。
隐元,俗姓林,名隆琦。明神宗万历廿年(1592年)十一月四日,出生于福清万安乡灵得里东林村(现属上迳镇)。父林德龙,母龚氏。在兄弟三人中,隐元行三,原名曾丙,号子房。父亲在隐元六岁的时候,迫于生计往湖南、湖北一带谋生,一去不归,从此便家道中落。隐元九岁就学乡里的中峰社学,翌年冬即辍学,不得不学起农事,随兄长耕樵,维持生计。隐元少年时就非常聪明。长大渐渐显露出成为宗教家的苗头。他经常与两三个朋友坐卧松树下,仰观天河运转,浮想宇宙的秘密,觉得宇宙间的至理,除非是仙佛难以明了,便有了向佛之意。此时的隐元虽未出家,却已看破红尘,与世无争了。十八岁时他加入径江念佛会,开始学习修行佛法的要领。
隐元出家时,黄檗山万福寺的建筑中只有大雄宝殿、方丈室、藏经阁、择木堂等几座殿堂,昔日的佛教道场毁于倭乱,早已荒废了。所以出家不久,他就承担化缘任务,奔波于福清、莆田之间。这年冬天,在福清海口瑞峰寺听了道亨法师讲的《楞严经》后,下定决心新年之后要亲自重建黄檗寺,并动身去北京化缘。途经杭州的时候,隐元遇到了从北京回来的时仁了解到北方战事正紧,只好放弃进京化缘的想法。
在与时仁相处的日子里,隐元与时仁经常交谈。一次,隐元向时仁请教:“依照经书解释佛义像是冤屈了三世佛,偏离经书一字则如同魔说,其中缘由实在无法明白。”时仁说:“过三十年以后再告诉你。”隐元听了十分失望。
后来,隐元回想起当年的事情,深有感触地说:“时仁说的过三十年以后再告诉你,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动力。如果当时时仁依据经文做解释的话,我也就不会另求答案,回黄檗寺去了。那么,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了。”因与时仁会话而愤然分手,隐元开始四处参拜领悟。他先后参访了浙江嘉兴县的兴善寺、海盐县鹰窝顶的云岫庵、峡石山的碧云寺、秦驻山的积善庵等。寻访秦驻山积善庵时,受庵主景西的邀请,在此庵度过了夏天。在各地参学、听经,隐元产生很多疑问。一天,隐元与景西正谈及往天台山通玄寺向临济宗高僧密云圆求教之事,忽闻密云圆悟来到海盐县金粟山广慧寺,当即与景西一道乘船前往金粟。
隐元在金粟山从师圆悟体验禅学,辩道解疑,道业大进。两年后,隐元大彻源底,豁然开悟。从此,隐元机锋显露,在与密云圆悟的法嗣五峰如学参禅问答后,名闻金粟山。崇祯二年(1629年),密云圆悟应黄檗山万福寺耆宿信众恳请,许诺住持黄檗并请隐元同往。崇祯三年春,隐元随侍密云圆悟进住黄檗。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密云圆悟退居金粟山,圆悟法嗣费隐通容应请于崇祯六年(1633年)十月住持黄檗。隐元从费隐通容之请任“西堂”,彼此禅机相契。崇祯七年(1634年),43岁的隐元成为费隐通容最初的法嗣。崇祯十年(1637年),隐元接受众请住持黄檗。至此,密云圆悟、费隐通容、隐元隆琦三代同声唱道,一时成为禅门盛事。
隐元住持黄檗后,倾心重兴伽蓝,苦心经营,并以千日为期开阅全部藏经,黄檗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蔚为禅宗一大丛林。七年后,退居福严寺。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年届五十五岁的隐元再登黄檗法席,长达九年。这段时间。他致力于建庵修塔,增置田产,倾力教化,或游行诸方,或问道酬、利众化他,黄檗宗风闻名遐迩,其禅风盛于江南。
隐元东渡,继渡宋求法僧荣西、道元开创的日本临济宗、曹洞宗之后,独树一帜,开创了黄檗宗。日本黄檗宗称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为“古黄檗”或“唐黄檗”,以示与隐元开创于日本京都有府宇治市的檗山万福寺相区别,并道出了两地黄檗间的渊源关系。
隐元从东渡到溘然圆寂,二十年间,历尽艰辛挫折,竭力弘扬祖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他决定滞留扶桑弘法异邦后,在宇治市动建了“新黄檗”,并专门从福建泉州请雕塑师范道生雕塑佛像。制定了新黄檗的规约,促进了新黄檗的兴隆发展,使中国佛教古黄檗的传统、法式得以弘扬。隐元的家风,明末的黄檗禅,具有强烈的西方净土色彩,禅净融合的宗风和教化形式,给长期处于锁国状态下,力图摆脱固定化、形式化束缚的日本佛教界带来了活力。隐元的禅净双修与密教祈祷主义相融合的佛教思想特色,令日本佛教界刮目相看。
隐元禅师的高风亮节,备受日本朝野的推崇。不论是皇室、朝廷、幕阁、幕臣,还是各地大名、藩士、信士、庶民,他们或亲自参谒,或求诗偈、题赞,或为外护,竭尽所能援助黄檗山的经营,赞助禅师语录、诗偈集的出版。这一切,弘扬了古黄檗宗风,巩固了与各阶层的联系,促进了新黄檗在日本的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