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是中国地方性专题博物馆。位于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四川省巴中县城南。1951年建。前身为巴中县人民文化博物馆,1958年改称巴中县革命博物馆。1961年更名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纪念馆,1979年改为现名。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1979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易为现名,邓小平同志亲笔题书了馆名。1993年经巴中地区编委批准,加挂“巴中地区博物馆”牌子,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新馆位于巴中城南南龛山山腰,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7平方米,1982年10月动工,1984年7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主体建筑为陈列大楼、红军石刻园、文物库房、办公楼及观光廊榭。整个建筑雄伟壮观,绿树红墙,浑然一体。现有馆藏文物资料2万余件。基本陈列《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分15个单元,以1000余件文物,400余幅图片组成,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为创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红军石刻园汇集了红军石刻标语文献精品,是专门研究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历史的实物见证。199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9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该馆收藏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石刻的《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劳动法令》(草案)、中共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通过的《发展川陕反帝运动的决议草案》、川陕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目前政治形势与川陕省苏维埃的任务》等革命文物,以及歌颂红军的当代名人书画,举办有1932~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四川、陕西人民,为创建全国第2大苏区,开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的基本陈列,系统地表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川陕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土地革命斗争的历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