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古称苴却,汉属古蜻蛉地,清道光年间设置苴却巡检分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祖先以勤劳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垂古千年的民族文化遗产。永仁的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含了民间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主名胜古迹。
民间文学包含了各族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永仁县境内流传的民间故事,分为神话、历史事件传说、节日传说、风物传说、地名传说、善与恶、讽剌笑话、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爱情故事等。谚语有奴隶苦、忆苦思甜、歌颂共产党、道德品质修养、生产生活、智慧勇敢等六大部份,目前流传运用的内容有300余条。
永仁境内的戏剧有彝剧、花灯和曲艺。彝剧最早发源于永仁县中和乡直苴村。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以罗守仁为主的几个彝族青年,开始创作了《光棍会县官》、《黄鼠狼》、《委员下乡》等“梅葛”演唱形式的彝族节目,但它有人物角色,分别有对白和唱段,比起“梅葛”说唱发展了一步。1956年12月,李必荣、杨云忠、起云海等创作的《青年们的心》和《半夜羊叫》等剧目到大理为西南民族文化工作会演出后,得到艺术界学者的公认,并定为彝剧。花灯创作比彝剧晚,建国后,在互助合作到公社化期间,有部份机关和农村俱乐部花灯爱好者,开始创作一批剧目配合中心进行宣传。从1985年以后,永仁县内戏剧创作转向以彝剧为主,花灯剧目的创作逐渐减少。曲艺创作也是比较晚,1956年至1958年期间,为了配合农村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化的宣传,机关学校厂矿,农村集镇,田边地角出现了较多的宣传栏目,黑板报、土广播、比武台、革新台等,创作了一大批顺口溜、小块板、对口词、山歌、诗朗、表演唱等形式的曲艺创作节目。
永仁境内流传的音乐主要有民族民间音乐。据查阅资料,境内音乐共分为民歌音乐、彝剧音乐、器乐曲及洞经音乐等四大部份。民歌的起源较早,远在原始社会时期,祖先在劳动实践和自然斗争中就创造了歌,用各种方式流传记载,从形式上有四大类:“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等。但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发展程度,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的差异造成了有的按内容分、有的按形式分、有的按音节分、有的按语音分、有的只分家歌和野歌两种。随着历史的进程,各种文化的广泛交流,产生了新的类型多种,为忠实地方民族而分为汉族民歌、彝族民歌、傣族民歌三大类。
永仁境内民族民间舞蹈起源较早,与“梅葛”同时期产生。多年来,各族群众在各种生活环境中创造的舞蹈祖辈相传,每年秋收结束,逢年过节和比较大的集会时都有群众集中在一起唱、跳。特别是遇到婚丧嫁娶就跳到通宵达旦。从活动的形式上看,舞蹈可分为两种,一是自娱性舞蹈,二是祭祀性舞蹈。自娱性舞蹈彝语叫“咕庶”,汉语的意思就是“打跳”、“跳脚”、“跌脚”、“跳舞”等之意。永仁境内主要有一跺脚、二跺脚、三跺脚、四跺脚、五跺脚、背荞耙、洗麻线、背大板、抢盘福、背脚、乡老咕、几墙咕、咕嘎、前后啄、苓蝇伸脚、妹妹赶街、推磨舞、老奶舞、老官芦笙舞等。祭祀舞彝语叫“募咕庶”,也是“打跳”的一种形式,但是有专门的调子,并只能在彝族人死后,围着棺材跳,直至通宵,在跳的过程中,每跳三至七转,死者的姑娘就敬酒、敬烟、敬水。
民族节日主要有彝族赛装节、火把节、火把山街和傣族泼水节。彝族赛装节距今已有1340多年的历史,时间是旧历正月十五日,每年的节日活动一般为两天,正月十五日和十六日,活动地点在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委会嘎列博,节日活动的主体民族是彝族,属楚雄州十三个彝族支系中的罗罗颇。节日活动内容以展示比赛彝族刺绣服饰为主,并开展彝族跳脚、对歌、文艺表演以及民族体育竞技比赛和物资交流等。
彝族“火把节”,时间多数是旧历六月二十四日,有的彝族聚居地区是农历六月第一个属鼠日,也有的彝族聚居地区为农历六月十四日,地点全县各村委会所在地,节日主体民族是彝族,节日活动内容主要是以耍火把、跳脚、对歌活动,并开展游园、游行的唢呐、芦笙、秧歌、舞蹈、少儿花环、高跷、龙灯、腰鼓以及秋跹、赛跑、放焰火等活动。
彝族“火把山街”,时间是旧历六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地点在宜就乡老怀哨村委会的营盘山,节日活动主体民族是各民族同胞,节日活动内容以物资交流为主,并开展跳脚、对歌、文艺表演等活动。
傣族“泼水节”,时间是旧历三月(清明节后六天),地点在永兴乡政府所在地,节日活动的主体民族是傣族,节日活动内容以泼水、跳嗄秧舞为主地开展文艺演出,民族体育的拔河、游泳、划龙船、陶沙金及物资交流等活动。
除了各民族共有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也叫七月半)、中秋节和彝族的赛装节、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外,还有彝族的牛王节(冬月初十)、杀猪节、插秧节、彝族年(北部彝族农历冬月第一属龙或属兔日);回族的圣纪节、代尔节、古尔邦节;方山佛教的月光会、太子会、娘娘会等。
永仁风趣的彝族风情,更加吸引众多的游客和专家学者。特别是彝族聚居窜姑娘房的习俗更加引人注目。永仁县中和镇直苴的彝族,目前仍然保留着这样一种窜姑娘房的传统习俗。姑娘长到十二、三岁时就认为长大成人了,就要离开父母,搬到姑娘房去居住,哪怕是放牛娃,还是读书娃都要这样。白天放牛、干活或读书,晚上天一黑姑娘们就在姑娘房围着火塘绩麻纺线、挑花绣朵、谈笑对歌,等待着小伙子前来窜姑娘房。每当夜幕降临,小伙子穿上羊皮褂,带上手电筒,吹奏着竹笛或哔噜或响篾或树叶或打着口哨,来到姑娘房。小伙子进入姑娘房后,可以用手电筒照射姑娘的脸庞,看看相貌如何。边照射边无拘无束地喊着“宝宝色、宝宝色”(汉意为摸奶),如果小伙子看上姑娘,可以任意抚摸姑娘的胸部,甚至可以抚摸姑娘的全身每一个部位,姑娘们都一般不会直接拒绝。姑娘可以留宿来会自己的小伙子,二人同床和衣而睡,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可以几男几女同床而睡,大家都习惯了,见惯不怪,无拘无束。
彝族跳丧很有特色。死了人,亲人去世,因为悲伤而哭泣,这是人之常情,除非不孝之极,谁会去欢歌舞蹈?永仁县彝族族地区,流传着一种独特的跳丧习俗——跳丧舞,彝语叫“梦咕者”,它是彝家人用来祭祀亡灵、安慰生者的一种丧事仪典,也是彝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一种特殊方式。据史籍记载,早在隋唐时期,彝族先民就有跳丧的习俗,跳丧由芦笙师吹奏特定的跳丧舞曲来带动,舞者是死者后家的男士。舞者围着置于院心的棺材跳得通宵达旦,其他亲戚通宵达旦地递烟敬酒。
哭嫁是永仁彝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彝族在举行婚礼时,在场院里用树枝搭建的“青棚”下,新娘在女伴陪同下哭嫁。即边哭边唱《哭嫁歌》。《哭嫁歌》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发挥。新娘哭唱可以任意摇肝动肺地倾吐心中的喜悦或悲伤,根据出嫁程序哭唱分为“哭父”、“哭母”、“哭兄嫂”、“哭姐妹”、“哭弟弟”、“哭叔伯”、“哭舅父”、“哭外祖”、“哭媒人“、“哭辞别祖宗”、“哭上轿”、“哭辞别好友”等。
永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祖先又以勤劳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垂古千年的纪念。古墓葬、古遗址、古驿道、古建筑、碑刻、流散文物等,为谱写永仁的文明史有了事实的鉴证。永仁名胜古迹主要是菜园子新石器遗址、维的石棺墓群、诸葛营遗址、静德寺、清真寺、黉学庙、比丘尼塔、七星桥摩崖、江底河摩崖、回龙桥、直苴花桥、祀龙箐护林碑、李宏开墓志、西南丝道、永仁嵌齿象化石、铜鼓、中和夏家大院和中和夏氏故居。
针对永仁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方山森林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的实际,招商银行扶贫干部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突出方山、赛装节、苴却砚、刺绣四大重点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文化产业的构想,以余江武为首的招商银行扶贫干部选准了打造四大品牌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招商银行出资8万元,精心组织“招银杯”民族民间民演艺大赛,7个乡镇参加了比赛,民间艺人群英荟萃,进一步挖掘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同时,获奖优秀节目从新组织编排,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到各乡镇春节慰问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为了进一步打造彝族赛装节这张名牌,招商银行扶贫干部余江武为主,组织了2007年彝族赛装节、“招银杯”直苴彝族赛装节摄影大赛、首届“招银杯”彝族刺绣大赛、“招银杯”彝族刺绣展、“十大刺绣女能手”评比活动,并组织了“招银杯”直苴彝族赛装节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在昆明、楚雄、方山风景名胜区、中和镇赛装节现场展出。同时,成立了全州第一家县级彝绣馆。还积极申报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苴却砚是永仁出产的一种名砚,曾荣获巴拿马国际金奖,为了发展这一文化产业,招行扶贫干部余江武多方协调资金25万元,从民间收藏了170方苴却古砚,成立了苴却古砚陈列馆。投入扶持资金2万元,成立了永仁苴却砚协会,引进了一家苴却砚加工厂,到目前,苴却砚加工厂已有6家,使沉睡了多年的这一传统名牌产品,重现发展生机。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永仁县,贫困问题仍如久治不愈的顽症困扰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永仁贫困的现实,人们大多倾向于从人口、资源、能源、土地、历史条件等方面去寻找贫困的根源,而很少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考虑。贫困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由人口因素、自然环境等物质条件和思想、文化观念、心理因素等非物质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永仁的贫困有诸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决定性的因素是文化的贫困。因此,招商银行扶贫干部,重新审视永仁贫困的实质,把人口素质的改善程度视为脱贫致富系统工程新的、重要的标准,将文化素质脱贫作为扶贫的本质目标,在扶贫、反贫、脱贫战略上实现创新与突破。所以,招商银行始终坚持“扶贫先扶智、扶智先育人,治穷先治愚、治愚靠教育”的扶贫工作思路,突出实施好教育扶贫工程的同时,先后向永仁县图书馆捐赠3.5万册图书,大大增加了永仁人民的精神食粮,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