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天儿子去公园玩了一天
作为一名中学心理健康高级教师,每当临近中高考的时候,徐亚灵的身边总会有家长或朋友来咨询:马上要考试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孩子减轻压力,助他们考出好成绩?近日,记者采访了徐亚灵,请他为家有考生的家长们答疑解惑。
临近考试家庭氛围要“平常”
徐亚灵说,每当有家长来咨询类似问题的时候,他总会以自己的儿子作为例证,来告诉家长们一个道理:越是临近考试,家长们越要放弃“时间”的概念,家里的各项生活越要过得和平常一样。徐亚灵说,自己儿子是在乐山一中读的高中,2003年参加高考。在高中三年,他的儿子从来没有一次考试进过年级前10名,但高考以第5名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班录取,可以说在高考的考场上“超常发挥”了。
徐亚灵说,虽然自己是一名教师,但从小到大都没有辅导过儿子的学习,哪怕是高考之前,也没有额外向儿子提学习或生活上的要求:“家里的作息时间都跟平时一样,甚至连吃的饭菜和平时也没什么两样。”
徐亚灵说,虽然当时极力给孩子营造“平常”的气氛,但到现在他都还清楚地记得,就在高考前一天,儿子突然说和同学约好了要去海棠公园耍。当时徐亚灵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但那一天儿子真的就在外面耍了一天,他心里不免还是担心:“最后一天,复习什么内容确实已经不重要了,但担心他的安全。”
平常对待不赞成家长“陪考”
在徐亚灵看来,家长送考甚至全程“陪考”,或多或少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孩子的考场发挥。
“中考高考虽然重要,但家长们没必要守着孩子考试,让他们自己去考,就跟平常参加一个普通的测验一样,不必过分紧张,这样才是最好的。”徐亚灵建议说,要将考试“平常化”的作风贯穿于整个考试中,不陪考,也是信任孩子的一种体现。
特别提醒: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成功的家长,徐亚灵的家庭教育观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报将在30日推出的“六一儿童节特别报道”中,请徐亚灵与大家分享他的教育理念,敬请关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