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居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特点鲜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潮汕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
(中间为祠堂,居民房屋围绕祠堂向四周建起,形成围寨格局。)
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潮汕厝头称屋角,历来都讲究所属五行,有金、木、水、火、土。金式厝头为三角;水式为波浪或三个金式组合。后来还有金生水式、土生金式等改进型。厝头也和主人命格有关,一般都为风水先生所指定。民居厝头多数为土、金、木式,少数为水式,极少数为火式,这和北方的屋角有较大的差别,北方庙寺或大型建筑都仿宫廷式,民居也有三角厝头和大圆屋头,没有潮汕厝头复杂。庙宇多用火式,或许用意是希望香火旺盛。
在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有多种多样,虽然潮汕地区出现了许多的高楼大厦,但是在农村里,仍然保存着一些传统的老式民居,而且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