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国出境游客人数近几年井喷式爆发,年均增长20%左右,几乎所有目的地的中国游客都是增加的,只不过有多有少而已。所以不能单从游客数量上比较,还要从增速上比较。某种意义上说,增速不够就是退步。
第二:香港旅游业统计的访港人次分两种,过夜旅客和不过夜旅客。过夜旅客就是正常的游客,不过夜旅客中包括了水货客。因为水货客入境次数众多且活动有不确定性,在研究香港旅游业的时候,过夜旅客的数据更有说服力,这点谨记。
我们看一下香港旅游业关于内地过夜旅客的数据:
- 去年10月和11月内地旅客数量的同比增长还在15%左右
- 去年12月同比增长放缓至6.6%
- 今年1-2月同比增长进一步放缓至4.4% (春节因素,要合起来看)
- 今年3月过夜旅客数量出现下跌,同比下跌18.6%
所以香港旅游业近期处于衰退状态,这是铁打的事实,而不是题目中所说的「不减反增」。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造成:
从 占中后期开始,香港政局的不确定因素,已经开始阻滞旅客赴港的兴致。而今年3月份,香港少数社团对游客采取的激进攻击行为,更是令旅游业遭受当头一棒。另 外,由于美元/港币的汇率走强,使得日韩方面分流了大量的游客。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赴日游客翻了一倍,赴韩游客增长了40%-50%,相比之下香港的 数据几乎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而与此同时,香港整体的舆论环境,却在「多元化」地研究香港是否应该尝试进一步控制内地游客的增速,有的还提出了「暂缓进一步开放自由行」的讨论,多少有点没有抓到重点的感觉。
4月份的旅游业数据将会在这几天出炉。香港如果还打算继续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话,必须慎重地思考接下来的道路了。
P.S.1:旅游业自身占香港GDP的4.7%,表面上看不算太多,但由于旅游业会撬动零售、批发等一系列行业,一些修正后的估计表明由旅游业带来的GDP大概在10%-15%左右,因此是支柱产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