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苗家风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含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和民间文学八大部分。民俗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除社会组织民俗、民间观念渗透在旅游文化之中外,其他的民俗都具有直观性、参与性特点,都可以开发成民俗产品。

生产劳动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可以开发产品、服务旅游的主要在传统林业和手工业两个方面,着重在狩猎、造纸、雕刻和编织等行业。

1、传统围猎。围猎,彭水俗称“撵仗”。围猎撵仗,场面热烈,参与的人们在活动中获得多种知识、身体锻炼和快乐享受等,是一项十分有益的传统民俗活动。

2、传统造纸。彭水传统造纸历史悠久,竹板桥村落是传统造纸术的保留地。它保留着完整的手工造纸技术,辗料、成型、去水等工艺极具观赏性。

3、传统漆器。彭水生漆历来有名,早在明末清初就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彭水一直是四川省重要的生漆产地。彭水工艺木雕、挖瓢、制桶等工艺悠久,技术精湛,特别是制作的漆器十分有名。

4、传统刺绣。历史上,郁山刺绣代表了彭水刺绣的水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刺绣工艺得到传承和创新。近几年,通过展览等形式,发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培养了大批人才。

5、传统编结。彭水利用竹、藤、棕、草等为原料,手工编结背篼、提篮、座椅、花伞、斗篷、蓑衣、床垫、扇子、草磴等的工艺水平较高。

日常生活民俗

彭水的民居、传统饮食至今仍然保留着固有的特色。而服装和交通旅行方面的习俗,历史上很有特色,现在却不是那么特出,需要挖掘整理并上升到精品。

1、苗族服饰。苗族喜欢银饰,30年前民间银饰种类繁多,工艺精湛。成年女人出席宴会或浓重场合时,要在头上插银簪,胸前挂银锁,或者挂缀满挖耳、小刀、铃铛等饰品的银项链。小孩头戴缀满各型银罗汉的帽子,还在后面悬挂银、铜铃铛。花围腰、花边裤、绣花鞋、花鞋垫、长布帕等也极有特色。如今经湖南、贵州引进后,头饰更加光彩耀眼,成为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的一道风景线。

2、传统饮食。彭水传统特色饮食众多,有大脚菌系列、郁山鸡豆花、苗家鼎罐饭、荞面豆花、蕨类食品和都卷子、米粉等小吃。同时,还有以猕猴桃、刺梨、银花等为原料的饮品,已经失传的有芦酒、油茶等。

3、传统民居。彭水传统民居以干栏式吊脚楼、四合院、撮簊口建筑为典型代表,注重雕梁画栋,窗花精美,柱础讲究。木床、桌椅等家具工艺精湛,处处折射出高超的艺术智慧。诸佛江流域的火铺,也不失为苗家的一大特色。彭水人民把居所的建设看成是极其重要的大事,立房架、钉大门、安香龛都要举行浓重仪式,宴请亲朋好友。仪式繁缛而讲究,撒抛梁粑、开财门要说福事,走罡步,行大礼,极具观赏性。

4、传统交通旅行工具。歪屁股木船是乌江船工千百年智慧的结晶,是乌江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是乌江的一道风景线。这种船舶直到20世纪末才退出人们的视野。

缺根筋(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