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区介绍编辑小龙虾做成了大文章。全市现有龙虾养殖户8000多户,近3万农民从事龙虾养殖、捕捞、收购和运输。龙虾养殖面积已发展到3.8万亩,养殖产量突破1.5万吨,初步形成沿巢湖龙虾养殖产业集群。仅龙虾养殖一项,农民户均增收2000元。小龙虾
龙虾美食在合肥也已成为一大特色餐饮。全市经营龙虾餐饮的大小餐馆已经达到40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人,年消费量8万~10万吨。宁国路、芜湖路、巢湖南路逐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龙虾街”,诞生了“十大虾王”,出现了“四大名旦”等优质龙虾菜肴品牌。
2龙虾之都编辑
相关新闻
论坛上,合肥市提出将用2-3年的时间把合肥市打造成为全国“龙虾之都”。
据介绍,围绕打造全国“龙虾之都”,合肥市将按照“稻虾连作、林养结合、野生寄养、连片开发、产销一体、集群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挖掘养殖潜力,充分发挥龙虾餐饮的市场优势,加快建设沿巢湖、丰乐河、上派河、南淝河横跨100公里的龙虾养殖带,规划到2010年。
培育市场带动产业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濒临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区域内的河汊、滩涂、池塘、水库、稻田等养殖资源丰富,全市宜养水面高达54万亩,适宜小龙虾大规模养殖。
“要想做大产业,首先要把市场做大。”合肥市畜牧局局长何杰告诉记者,市政府确定把发展小龙虾产业经济作为推动全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养殖结构优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结合合肥地域文化特点,培育小龙虾的消费市场。在出台注册、税收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市政府已成功举办六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初步建立了“龙虾美餐、经济主餐、文化快餐、旅游套餐”的“一节四会”、“一戏四唱”的节庆经济模式。龙虾节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项目流的聚合力明显。每年龙虾节期间,仅啤酒销量就比平时增加5倍,旅馆、商业、出租汽车等旅游相关行业收入增长25%、16%、25%,每届龙虾节直接参与活动的本地群众超过百万人之众,外地游客达15万人,仅此拉动旅游等相关行业收入就近2.2亿元。
特色经济独具魅力
市场有了巨大需求,生产随之形成规模。合肥市有小龙虾繁育企业26家,繁育面积1.2万亩,年苗种规模繁育量达5亿尾。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养殖,合肥市成为全国小龙虾养殖的主产地。到2006年底,合肥小龙虾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集种苗、养殖、加工、出口、餐饮、娱乐、节庆为一体,产业链完整的,涉及餐饮、会展、旅游等多领域的大产业经济,形成了合肥龙虾产业
以合肥市城区产品深度加工、特色餐饮消费为中心,市属三县和沿湖生产为基地,周边淮南、六安等地市生产资源为补充的小龙虾产业经济圈。该市小龙虾人工养殖面积已达5万亩,年养殖、捕捞产量突破5.1万吨,小龙虾养殖产品及苗种远销全国22个省市。
打造品牌促农增收
在把龙虾经济做热的同时,让组织者感到格外高兴的是,“小龙虾”已成为合肥农村经济的特色产业,城市消费的特色餐饮,城乡发展的特色经济,其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独具魅力。
合肥除小龙虾养殖产品及苗种远销全国各地外,“神厨龙虾”等一大批小龙虾餐饮企业通过大力拓展省内外市场,其加盟店、直销店、分店等已发展到300余家。在合肥成立的全国首家“中国龙虾经济合作体”,合肥龙虾已辐射到广东、辽宁、四川、上海等16个省市。合肥现有的各类加工规模出口企业12家,年创汇4000万美元以上,产品远销美国和欧盟国家。
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农民利用河汊、滩涂、池塘、水库、稻田等养殖资源,开展集约化繁育、池塘高产高效养殖、稻田生态养殖,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全市有10万农民从事小龙虾养殖,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2000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