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发绣③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东台市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孔尚任的《西团游记》,文中记载:东台附近的西团镇(古属东台场)晾网寺里藏有发绣观音佛像,被推为发绣珍品。清光绪年间,著名小说家、盐署幕僚宣瘦梅,在他的《夜雨秋灯录》一书中对“发绣佛”作了这样的描述:“东海晾网寺,藏有发绣佛一帧……长二丈四尺,横八尺。佛像科头披发,面如满月,胸前璎珞,垂如蛛网。左手当胸,宛抚卐字,右手秉羽扇,下垂水纹袈裟。袒右臂,赤双趺,危立龙头龟背上。鼋龙半身在海涛中,四足摆簸,举头张吻,吐白毫——升空成楼阁台榭,日月山河。其下则飞蛇、飞鱼、水母争来朝拜。佛目微睨,慈悲苦恼,意甚垂怜。其上则《金刚经》全卷。蝇头小楷,粲如列眉,末注:‘嘉靖某甲子,优婆夷女弟子叶苹香盥沐发绣……
叶苹香是明嘉靖年间御史叶大镛之女,叶大镛耿直忠正,几番上书弹劾严嵩。其时,以外藩身份即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经历了“大议礼”之争和“血溅左顺门”事件后,疏于朝政,醉心于神仙老道之术,企求长生不老。在位45年,竟有20多年不上朝,任由严嵩把持朝政胡作非为。更荒唐的是,认为用没有经历“人事”的宫女月经炼丹可以延年益寿。因此大量征召十三四岁的宫女,命方士利用她们的处女月信炼制丹药。为保持宫女的洁净,宫女们不得进食而只能吃桑、饮露水。忍受不了的宫女们决定杀死嘉靖皇帝……这就是史载的“壬寅宫变”——历史罕见的宫女起义!这样昏聩的一个皇帝,怎能理会叶大镛的谏言呢。叶大镛被严嵩下了大狱,祸及满门。其女叶苹香逃出京城,几经辗转来到黄海之滨的晾网寺避难。然申冤无门,度日如年。一天礼佛后,叶苹香垂泪长叹:皇帝信奉道教,自己身无长物,又何能面见皇上为父亲昭雪伸冤呢?无奈之际,铰下青丝,原本想绣一幅太上老君像,但藏身寺庙,大有不妥。于是,一厢情愿地猜度,皇帝信奉道教,或许也信佛,便耗时一年零八个月,呕心沥血绣出一帧“如来佛像”。佛像绣成,叶苹香心神俱垮,双目失明。岂料京城传来噩耗,叶大镛已被严嵩所杀。叶苹香放声大哭,气绝而亡。后来,《夜雨秋灯录》拓印,传读甚广。晾网寺发绣佛传扬于世。曾有扬州古董商携重金前来求购,当时的住持能悟矢口否认,而知情者传称,发绣佛已被能悟盗卖。西团豪绅董大兴兴师问罪,能悟曲意逢迎,“钱”、“礼”交易后,不了了之。再后来陈永题写“绣佛遗徽”匾额,悬挂晾网寺西殿。晾网寺毁于日本侵略战火,一说发绣佛也流到了日本。

净眼瞎(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